-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灸养生PPT演示课件
. * 艾 灸养生 * * 艾灸的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 * 灸 利用某种易燃材料(如艾绒等)和某种药物放在体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温熨或贴敷 借助火的温和热性以及药物的功效 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 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 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 * 一、艾灸的作用 1.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2. 扶阳固脱,升阳举陷 3. 泄热拔毒,消瘀散结 4. 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 * 二、艾灸的适应症 寒邪为病 湿邪为病 热邪为病(泄引热下) 瘀 血 体 虚(阳虚,气虚)…… 明代《红炉点雪》:寒热虚实诸证无往不宜 * * 常见艾灸的适应症: 1 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2 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 征、便秘 3 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盆腔炎症、阳痿 4 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疱 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荨麻疹 5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 骨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 * 三、艾灸器材 艾 条 * * 艾灸盒 * * 不同灸盒的适用法 单孔灸盒: 用于单穴位,适用于腹腰背部等宽区域穴位,火力适中 多孔灸盒: 用于多穴位,适于任督脉、腹腰背部,火力较猛 节省时间,烟大 随身灸盒: 用于关节、身体的小区域部分,火力温和 携带方便,烟小,适合保健灸 * * 艾 柱 每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 壮 * * 五、艾灸的顺序 先阳后阴 先上后下 先少后多 即 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头部,后灸四肢 施灸壮数先少后多 * * 灸法分类及操作方法 第二部分 * * 常用灸法 艾灸 其它 瘢痕灸 艾条灸 艾柱灸 直接灸 电热灸 灯火灸 火尤灸 天 灸 间接灸 着肤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灸器灸 温针灸 悬起灸 加药灸 回旋灸 点 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太乙神针 雷火神针 白芥子灸 三伏灸 蒜泥灸 三九灸 艾熏灸 百发神针 烟熏灸 蒸汽灸 * * 一、艾条灸 温和灸——适用于各种病症 雀啄灸——适用于治疗小儿疾病或急救晕阙 等 回旋灸——适用于风湿痛、神经性麻痹及 广泛性皮炎 点 灸——效果类似扎针 * * 1、温和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约3cm) 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 * 无瘢痕灸 直接着肤灸: 瘢痕灸 发泡灸 麦粒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间接隔物灸: 隔盐灸 巴豆饼、豆豉饼、附子 饼、黄土、蚯蚓‥‥‥ 二、艾柱灸 * * 三伏天灸 * * 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在三伏天穴位敷贴以预防和治疗冬日咳喘、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时机,取肺腧、风门、膏盲腧(双侧)、膻中、大椎等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通经、平喘药物,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提高脏腑生理和抗病能力 每年三伏初中末各贴1次,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 三伏天灸(三伏贴) * * 4、隔姜灸 用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厘米,厚为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 以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 此法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和虚寒病症,对感冒、咳嗽、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和风寒湿痹等疗效较好 * * 9、温针灸 (温针, 针柄灸) * * 日 常 保 健 灸 法 第四部分 * * 艾灸保健频次 每穴10-20分钟 每周二三次 每月十次左右 配穴方根据每人情况而定 * * 1、灸大椎穴: 可选用艾炷无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 在感冒流行季节,每日施灸l次,连灸7-10次。 2、灸肾俞穴: 选用艾炷无戒痕灸或艾条温和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3、灸命门穴: 可选用艾炷无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灸同肾俞。 灸 法 * * 4、灸中脘穴: 采用艾炷灸、艾条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 5、灸神阙穴: 艾条灸熏灼肚脐。每次10-15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 6、灸关元穴: 采用艾炷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物(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