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分泌系统疾病免费3天_1课件
内 分 泌 系 统 疾 病; 总 论;内分泌腺体或组织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内分泌)、细胞外液局部或邻近传递(旁分泌)、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自分泌)、细胞内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自身细胞(胞内分泌),将体液的信息物质传递到全身各细胞组织到相应的靶细胞,发挥其生物作用。
激素在细胞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改变受体立体构像,通过第二信使在细胞内进行信号放大传导,促进蛋白合成,表达其生物学活性。
;内分泌学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腺体内分泌学研究
2.组织内分泌学研究
3.分子内分泌学研究 ;腺体内分泌学研究——将内分泌腺切除,观察切除前后的生理生化改变,再将该腺体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补充给所切除的动物,观察补充激素后的恢复情况。
——从内分泌腺提取激素、了解其化学结构、制备其类似物及拮抗物,丰富了对内分泌腺的认识。;组织内分泌学研究——激素的提纯及其抗体的制备,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以后又推动了放射受体测定,酶联免疫化学和发光免疫测定等。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利用抗体和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定位研究,了解激素分布情况。通过光镜、电镜识别各种激素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类激素的恶性肿瘤。 ;分子内分泌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研究,激素基因、受体克隆、基因表达、转录、基因点突变、基因缺失等、激素作用机制探讨、 细胞内信号放大以及细胞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已成为研究热点。;激素的分类:
1.肽类激素 甲状旁腺素、胰岛素、降钙素。
2.氨基酸类激素 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3.胺类激素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4.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雄性激素、1,25-二羟D3。 ;激素降解与转换
激素通过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转运到靶细胞发挥作用,经肝肾和靶细胞降解而灭活。血循环中激素以结合型、游离型两种形式存在。激素浓度和转运蛋白结合量、亲和性均可影响其结合型和游离型激素的比值。游离型激素可进入细胞内发挥其生物作用并参与激??合成的反馈调节。;激素的作用机制:
根据激素受体的部位不同,将激素作用机制分为二类:
1.肽类激素、胺类激素、前列腺素作用于细胞膜受体;
2.类固醇激素、T3、维生素D作用于细胞质或核内受体。
;受体的主要功能:
1.识别激素;
2.与激素结合后将信息在细胞内转变为生物活性作用。; (一)细胞膜受体
作用于膜受体的激素,可以通过磷酸化和非磷酸化途径介导各种生物反应。激素-受体复合物可使Gs(兴奋性G蛋白)或Gi(抑制性G蛋白)的α亚单位与鸟苷三磷酸(GPT)结合到激素-受体复合物,从而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促使或抑制ATP转变为cAMP(第二信使),cAMP与cAMP依赖性调节蛋白激酶的调节亚单位结合,从而激活蛋白激酶,进入细胞核后,使转录因子磷酸化并激活,促进mRNA和蛋白合成,产生相应生物反应。;激素-受体复合物 受体变构 钙通道开放 钙离子内流 细胞内Ca2+浓度增加 激活蛋白激酶 蛋白磷酸化而发挥生物作用。
激素-受体复合物可使受体构象变化,从而产生第二信使,如cAMP、cGMP、 Ca2+、IP3、DAG,PKC使细胞蛋白质磷酸化,使DNA和mRNA表达,从而引起细胞代谢改变和细胞生长分化。; (二)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
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可直接进入细胞质或细胞核内,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形成活化的受体复合物,促使DNA基因转录和mRNA翻译而产生蛋白和酶,改变细胞的生物作用。;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的相互调节
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中枢,下丘脑含有重要的神经核,同时可以合成一些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调节腺垂体各种促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对靶腺如肾上腺、甲状腺和性腺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经过神经足突进入神经垂体贮存并释放入血。内分泌的功能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如神经递质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反之,激素的变化亦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下丘脑、垂体与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可刺激腺垂体分泌相应促激素,升高的促激素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飞机座舱透明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pptx VIP
- 十年(2015-2024)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真题与模考试卷汇编16-定语从句a原卷版(含答案).pdf VIP
- AQ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试卷.docx VIP
- 香丽高速公路第八标段弃土场.docx VIP
- 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南方医科大学2006级医学影像技术学试卷.pdf VIP
-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ppt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件.pptx VIP
- GB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