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_2课件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黄国宝 第一节 概 述 机体正常代谢和各器官功能正常进行 有赖于 ★正常体液容量 ★正常渗透压(血浆 290-310mmol/L) ★正常电解质含量 概述⑴ 一、体液的构成 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成年的体液量:(随性别、年龄和肥瘦而异) ①性别:男性约占体重的60% 女性约占体重的50% 两者均有±15% 变化 ②年龄↑---百分比↓男性降至54% 女性降至46% 小儿的体液量所占体重的比例较高 新生儿(80%);14岁后和成人相仿 概述⑵ 概述⑶ 细胞外液(男女均为体重20%) 功能性细胞外液: 迅速地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 在维持体液平衡上有着很大的作用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占组织间液的10% 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 有各自的生理功能,维持体液平衡作用小 结缔组织水和所谓经细胞水如脑脊液、关节液 经细胞水变化可引起不同类型的体液平衡失调 (最常见是胃肠液的大量丢失) 概述⑷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一般为290~310mmol/L 细胞内外液的离子分布 概述⑸ 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 机体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于肾, 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 1、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恢 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2、肾素-醛固酮系统,恢复和维持血容量。 血容量锐减时,机体将以牺牲体液渗透 压的维持为代价,优先保持和恢复血容 量,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流,维持生命。 概述⑹ 体内水分丧失 细胞外液渗透压 刺激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 口渴、增加饮水 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 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 加强水分的再吸收 尿量 ,保留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概述⑺ 细胞外液减少(特别是血容量减少) 血管内压力 BP和肾小球滤过率 全身BP 压力感受器 远曲小管的Na+量 交感神经兴奋 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增加肾素的分泌 催化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的分泌,促使远曲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 和K+、H+的排泌,CI-和水再吸收增多 细胞外液量增加(循环血量回升和血压逐渐回升) 概述⑻ 酸碱平衡的维持(A) 正常人的体液保持一定的H+浓度即pH值, 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 动脉血浆的pH值:7.40 ±0.05 代谢中既产酸也产碱,故体液中H+浓度 体液的缓冲系统,主要通过肺的呼吸和肾的 排泄调节的作用,使血液内H+浓度仅在小范 围内变动,保持血液正常的pH值 概述⑼ 酸碱平衡的维持(B) 血液的缓冲系统 血液中的HCO3-和H2CO3是最重要的一对缓冲物质 血浆碳酸浓度是由以物理状态溶解的CO2及与水生成碳酸的量所决定 体液中CO2主要是以物理溶解状态存在,H2CO3量很微小,可略而不计。故H2CO3可改用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其溶解系数(0.03)算出 PCO2正常值为40mmHg,H2CO3=0.03*40=1.2 HCO3-/H2CO3= HCO3-/0.03*PCO2=24/1.2=20/1 只要HCO3-/ H2CO3 的比值保持为20/1,则血 浆的pH值仍能保持为7.40 肺的调节:肺的呼吸是排出CO2和调节血液中的呼吸性成分,即调节PCO2来调节血中的H2CO3。 机体的呼吸功能失常,既可直接引起酸碱平衡紊乱,又可影响酸碱平衡紊乱的代偿。 概述⑽ 肾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