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doc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doc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论文 一、引 言 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终载誉而归的故事。但是真正让花木兰的故事名扬世界的是1998年的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该影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我国在2009年也拍摄了同名电影《花木兰》,对我国的传统故事进行了艺术创作再演绎,通过对比两部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二者虽然都包含了一定的女性意识,但是两者在主题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两部《花木兰》作品,研究其蕴含的女性意识,对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动漫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主义 迪士尼对中国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和创作,赋予其西方的思想,因此,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花木兰》的时候会有陌生感,发觉电影中的花木兰与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有所不同。西方的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到精神和肉体上压迫的根源在于父权社会制度,女性要想获得平等的地位,就必须打破这种存在上千年的父权主义制度;男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女性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努力,一样可以获得一番事业。因此,迪士尼动漫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蕴含了女性主义的角色,创作团队在花木兰的身上赋予女性主义的符号,通过再次的加工和创作,让花木兰这个生长在父权社会的女性追求男女平等,阐述性别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如此之大,女性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事业,并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东方文化中,花木兰的素材刚好适合这个女性主义的主题,满足广大女性的心理期望,可以向全世界的人们宣传女性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花木兰可以说是一个类似于圣女贞德式的人物,她巾帼不让须眉,保卫了自己的国家,并得到了男权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嘉奖。这是一部女性的奋斗史,肯定了女性的能力,是对女性主义最好的诠释。动漫电影《花木兰》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传统的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如替父从军的片段,电影中花木兰自述出征的理由:“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更重要的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可我错啦,我还是我自己。”从这段台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与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不同,它所要表达的是花木兰替父出征孝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传统的中国花木兰的女性形象不同,花木兰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叛逆者,在电影中,花木兰为了应付媒婆,很艰难地背诵出了“quiet,demure,graceful,polite”等词汇,甚至写在胳膊上进行小抄,这是对传统的中国女性教化的反对,人们对男尊女卑价值观的认识往往就是从教化开始的。有学者曾经研究过“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出生时是女性而变成女性的。成为人们所通常定义的女性,是从一开始的被动服从和教化到最后的主动和习惯”。 在电影中,不喜欢梳妆打扮的花木兰被强行拉出去进行梳妆打扮,“You’ll bring hornor to us all!”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有嫁给一户有地位的人家,才能为自己的家族带来荣耀,嫁给穷人或嫁不出去,是家族的耻辱。花木兰在见媒婆的时候,并不像中国传统女性那样乖巧,而是笨手笨脚,花木兰的形象不再是传统的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贤惠中国女性,而是勇于与封建主义做斗争,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再是做女红的大家闺秀,而是可以像男人一样上战场、保卫国家的女性。迪士尼在电影中注入了西方的思想观念,让花木兰成为一个现代的女性,她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让花木兰的形象更加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电影《花木兰》正是融入了西方的女性主义,与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和冲击,才让我们在解读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所蕴含的女性主义的同时,审视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在表达忠孝之意的背后所蕴藏的朦胧的女性意识。 到了2005年,迪士尼推出了花木兰的续集《花木兰2》,除了第一集的大获成功,从而产生的口碑效应以外,第二部中的花木兰继续发挥着第一部的反叛精神,花木兰在婚姻观念上充满现代人的思想,反对包办婚姻,追求恋爱和婚姻的自由,因此,在续集中,花木兰鼓励身处皇宫的公主追求自己的真爱,而不是任凭媒妁之言,公主是封建主义的上层社会,同时也是男尊女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执行者,但是在电影中安排花木兰鼓励她们追求嫁娶的自由,是对封建主义的最大的抗争和反对。电影中的花木兰不但在思想上开导三位公主追求真爱,并且在行动上支持她们,花木兰俨然成为女性主义的传播者,她将女性主义传递给其他受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虽然电影中的花木兰与中国传统女性是不符的,但是作为西方的观众,这样的剧情安排正符合她们的需求,西方人反对包办婚姻,强调婚恋自由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