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喜:读者“封”的教授.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长喜:读者“封”的教授

王长喜:读者“封”的教授 见他之前,别人提醒我:王长喜很年轻。我不屑地说:“我知道。” 前不久的一天,终于见到了王“教授”:个头不高,不胖不瘦,满脸谦恭,显不出一点智慧。而最让我惊奇的还是他的年轻—也就30岁左右。虽说他年轻得不致于让我惊慌失措,但还是半天没能说出话来。 “首先声明,我不是教授,‘教授’是许多读者‘封’的。学生总觉得能出那么多书的人,必定是教授了。跟我们的中医一样,人们总认为有水平的人必定是老中医。我出去讲课,经常被许多同学当成王长喜‘教授’的研究生。一讲下来,他们不由得相信:果然是王长喜。”看了了我的疑惑,王长喜笑着解释说。 王长喜的“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1983年,家庭困难的王长喜考上了中专。3年后,他回到毕业的中学当了一名英语老师。 王长喜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10余亩责任田就全靠他了。每天上午上完课,王长喜就急急忙忙扛起锄头,骑车直奔6公里外的责任田。顶着红红的日头干上一个日午,又急忙赶回学校去讲课。 王长喜不愿让生活如此平淡下去。他决心参加高考。王长喜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他和同学一起上早操、晨读、上课、自己…… 王长喜的和功在全校是出了名的。一到下雨天,他怕同事来聊天,浪费时间,早早地打一把伞,站在操场的边上,对着围墙念念有词。据曾与他同宿舍的教师讲,他经常看书到后半夜,困极了就上床拥被而坐,仍抱书于胸,直到睡着。 1987年,王长喜获得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的机会。到了北京,眼界也宽了,王长喜决定直接考研。1988年,王长喜参加了北外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生考试要求考一门第二外语,王长喜除了英语,没学过其他外语,考虑到法语与英语有点相近,王长喜选择了法语。这次考试是王长喜的第一次惨败;二外法语仅考了9 分。 “但这次考试也让我看到了希望,虽没怎么复习,我的专业课仍考了59分。”王长喜很快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周密的学习计划:先是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拿出2 00多块钱,请人给他进行了一个月的法语启蒙教育,随后展开了艰苦的自学。暑假两个月,他每天至少在图书馆呆了八九个小时。 第二年,王长喜在又一次研究生考试中全线告捷,法语考了89分,被录取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英语测试学。1990年,王长喜又参加了托福考试,获得了6 37分的高分。但这次考试的收获并不仅仅在于考了高分。 在复习的过程中,王长喜从图书馆借了两本托福考试辅导书。“这也是书?写书这么简单?”一考完试,王长喜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有关托福考试的辅导书。 苦于5个月,名为《托福601分》的49万字的辅导书在宿舍里写出来了。因为宿舍晚上11点熄灯,为此,他用了400多根蜡烛。 写出了书,谁给出版呢?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王长喜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寻找出版社的工作中了。足足找了17家,为了说服出版社的编辑,一家出版社他竟然跑五六次。他的愿望很单纯:不要稿费,只要出了书就行。由于怕赔钱,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这个没名气的学生写的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书终于在有识之士的资助下出版了。真金不怕火炼。4个月,书销了15000册,再版加印15000册。王长喜的名声不胫而走,于是有关托福、有关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的书一本本出来了。从1 991年到1998年,7年时间,王长喜出版的书逾700万字,王长喜也因为书而出名了。 “长这么大,我从来没睡过午觉。我并不聪明,靠的就是勤奋。”王长喜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在写第一本有关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的辅导书时,他曾3 天没合眼,只吃了一块面包,但却喝了一筒咖啡。回想起来,吃得苦很多,但王长喜说他从未感到苦:什么时候我都感到美滋滋的。王长喜下楼散步的时候经常是深夜,看见整个楼就只有他的灯亮着的时候,“我就感到一种满足与欣慰;先不管成绩如何,我熬过了所有的人。” “我经学给学生讲,在你学习的时候,不要说还有一年或几个月,最好把时间换算成天数,这样你就会有一种紧迫感。我的生命算起来大约只1 5000天左右的时间,想想人一生短暂了。人活一生,不求如何成名立业,但至少也应划那么一个道道,表明你曾活在这个世界上。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