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检测 第三课 理学的演变
课堂检测 第三课 理学的演变
1、学者林明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ˋ独尊ˊ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已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B、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
C、儒学放弃了“仁”“礼”等主张 D、魏晋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2、右图是《虎溪三笑》佛门传说图。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这则传说可反映出
A、佛教与道教的调和 B、佛教与儒学的调和 C、道教与儒学的调和 D、佛、道、儒三教调和
3、韩愈《论佛骨表》中说:“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极力赞扬佛教的外来影响 B、作者注重佛教的教化作用 C、作者认为佛教败坏了社会风气
D、作者认为佛教和儒学相同。
4、二程认为,“异教之书,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佛、庄之说,大抵略见道体,咋见不似圣人惯见,故其说走作”。这表明二程
A、纯化了儒学,剔除佛、道成分 B、吸取了佛、道的有理成分 C、提出了全新的理学理论
D、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精华
5、到北宋时,二程从“理”作为宇宙本体而气化万物出发,在心物观方面,提出“心是理,理是心”,客观事物是“心”毕照的结果。在形神观方面,同样也是“有是心”,而后才“具是形”。这表明二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一角度是
A、万物的本源 B、与佛道抗衡 C、三纲五常 D、三教合一
6、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学,配十哲之馨。”此人应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8、陆九渊“年十三-------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忽然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这表明他的主张
A、凭空想象就可以把握“理”的方法 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C、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D、“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9、王阳明在一首诗中写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反映了他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王阳明如此主张的本质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恢复心体本恶的真谛 D、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子文集》载,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惜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陆九渊集》
材料三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
材料一反映了理学家怎样的理想追求?
根据材料二分析,与朱熹相比,陆九渊在思想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三,指出朱熹与王阳明思想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1B 2D 3C 4B 5A 6C 7D 8C 9B
10\(1)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实际上是肯定了“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他实际上是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认为如此天下就会太平。
(2)陆九渊把理学发展为心学,主张用内心的反省以求“理”。他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之外的事物上去找,“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3)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宣扬的是理在心外,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而王阳明则认为“心外吾理”,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强调“格物致知”,而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通过内心感悟就能“致良知”。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羊水栓塞护理措施.pptx VIP
- 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docx VIP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doc VIP
- TCRHA-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中联W6015-8A塔吊说明书操作手册.pdf VIP
- 过滤材料和部件市场前景预测与技术创新策略研究报告.pdf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降低.pptx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物理答案.pdf VIP
- 华为HCIE-CloudServiceSolutionsArchitect云服务练习试题.doc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英语答案 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