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 海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151.29)李.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 海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151.29)李.doc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 海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151.29)李

6 海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1 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对项目附近的大面积水域进行平面二维的数值模拟计算,采用分步杂交法求解深度平均的水流运动控制方程。首先计算该水域的流速场,明确其潮流的运动特性,进而计算建设项目的排海污染物对海洋水质的影响。 6.1.1基本控制方程 连续方程: 运动方程: 式中: :时间。 :重力加速度; :自由水面水位(m); :总水深(m),d为海底到静止海面的距离; 辐射应力张量的分量值; :方向垂线平均流速分量; :水体密度; :水体相对密度; :大气压力; :源汇项流量值; :源汇项流速值; ,其中是地球自转角速度,是地理纬度; 是x、y方向表面风和海底剪切应力的分量; 横向应力,包括粘性摩擦、湍流摩擦、平流摩擦; 6.1.2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1)边界条件 在闭边界处法向流速为零。 开边界处输入潮波 这里是第i个分潮的角速度(共取四个主要分潮:M2、S2、O1、K1),、是第i个分潮的交点因子和迟角订正,和是调和常数,分别为分潮的振幅和迟角,是分潮的时角。 (2)初始条件 计算开始时“冷态”起动,即: ((x、y、t)t=0 = 0 h(x、y、t)t=0 = h0(x、y) u(x、y、t)t=0 = 0 v(x、y、t)t=0 = 0 6.1.3参数设置 (1)网格 本项目所建立的海域数学模型计算域范围见图6.1-1,即为图中A点(浮头湾)、B点、C点(围头)三点以及岸线围成的海域。坐标范围为北纬23°50′~24°45′,东经117°45′~118°38′。模拟采用非结构三角网格,整个模拟区域内由1个节点和个三角单元组成,计算域模拟网格分布见图6.1-2a。 为了能清楚了解本工程附近海域的潮流状况,将在工程附近以及兴古湾附近海域进行多重加密,此外为了反映九龙江径流以及厦门湾附近岛屿对计算域内流速的影响,在九龙江河口以及厦门湾附近进行步步加密,加密后的网格最小空间步长为50m,其相应的加密网格区域见图6.1-2b。 图6.1-1 大海域计算域及潮位验证点位置图 图6.1-2a 大海域计算网格图 图6.1-2b 小海域加密网格图 (2)水深 水深和岸界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海保证部制作的工程附近最新的水深地形海图,另外在工程区采用工程实测水深进行小范围的网格加密使用。 (3)岸线 采用福建省最新公布的海岸线为模型计算陆域边界。 (4)模型水边界输入 开边界:收集了A、B及C三点M2、S2、K1和O1四个分潮的调和常数,按下式输入计算: 这里,(i是第i个分潮(这里共取四分潮:M2、S2、O1和K1)的角速度;Hi和gi是调和常数,分别为分潮的振幅和迟角;fi、vi、ui为天文变量。 闭边界:以大海域和工程周边岸线作为闭边界。 (5)计算时间步长和底床糙率 模型计算时间步长根据CFL条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模型计算稳定进行,最小时间步长0.05s。底床糙率通过曼宁系数进行控制,曼尼系数n取60~90m1/3/s。 (6)水平涡动粘滞系数 采用考虑亚尺度网格效应的Smagorinsky (1963) 公式计算水平涡粘系数,表达式如下: 式中:cs为常数,l为特征混合长度,由,(i,j=1,2)计算。 (7)径流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九龙江平均径流量约为400m3/s,因此在九龙江入海口附近选择排放源,设置径流量为400m3/s。 6.1.4模型验证 (1)潮位验证 利用1#、2#站位的实测潮位资料用来验证。大中小潮站位验证曲线见图6.1-。潮位验证点位置见图6.1-1,验证点坐标见表6.1-1。 表6.1-1 潮位验证点坐标 站位 纬度 经度 1# 24°14.968N 118°06.096′E 2# 24° 15.993′N 118°09.363′E 图6.1-潮位验证曲线 图6.1-潮位验证曲线 (2)潮流验证 采用2012年4月28日至5月7日在工程附近海域进行7个站位的大潮(2012-5-6 ~2012-5-7)、中潮(2012-5-2 ~2012-5-3)和小潮(2012-4-28~2012-4-29)水文测验资料进行潮流验证,验证点位置见图6.1-,验证点坐标见表6.1-2。大潮期潮流验证曲线见图6.1-a~图6.1-g,中潮期潮流验证曲线见图6.1-a~图6.1-g,小潮期潮流验证曲线见图6.1-a~图6.1-g。 验证结果表明,由于在4#站位位于鸡屎礁附近,受鸡屎礁附近地形影响及周边礁石影响,4#站位流速流向变化较紊乱,验证效果不理想,其它站位对应观测点上潮位和潮流模拟结果与实测潮位和潮流资料基本吻合,其中流速最大相差一般小于5cm/s,相位验证最大差值一般在0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