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断层和其在板块构造理论中的意义.docx

转换断层和其在板块构造理论中的意义.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换断层及其在板块构造理论中的意义姓名:杨飙 学号:1200012424摘要 转换断层是板块构造理论中的三大板块边界之一,在板块构造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阐明转换断层的概念和特征,转换断层的分布以及其在板块构造理论中的意义。关键词板块构造,转换断层,洋脊,俯冲带前言上世纪50年代,人们不仅在洋底发现了巨大的洋中脊体系,而且还发现了许多横切洋中脊、平行排列的断裂带,就象人的肋骨一样,被称为转换断层。它们将洋中脊错开的水平距离可达数百至上千千米,这是地表大规模水平运动又一有力的证据。转换断层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海底扩张的存在,为板块学说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且成为划分板块的一种重要的边界类型。 /1965年加拿大学者J.T.威尔逊提出转换断层概念,并得出活动带把大陆分为几个刚性的板块。1967年D.P.麦肯齐和R.L.帕克把转换断层概念扩展与地球表面,定量的描述板块运动,确定了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可见,转换断层概念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正文/转换断层的概念的提出 50年代,人们对大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其中就发现了许多横切洋中脊,水平排列的断裂带。这些与脊轴近于垂直的水平断裂带,长而平直,长的可达数百到数千千米,一般可达数十千米。切割深度也很大,至少都切穿了大洋地壳层。在海底地形上,断裂带呈现为岭脊和狭窄的沟槽或崖壁。由于上述断裂带多出现于大洋中脊区域,而洋脊轴部又是海底扩张的中心,也就是说, 断裂带切开的并不是一般的海域,而是由不断向两侧扩张的洋脊引起的,具有相对运动的非正常海域, 因此,它必定与地质学中常见的一般平移断层的性质不同。据此,加拿大学者威尔逊(J.T.Wilson)于1965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断层名称——转换断层:两个相邻的板块在边界两侧作平行于板块边界方向的平错运动, 板块在此既不增生也不消减, 这就是转换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具平移剪切断层性质,但它与通常的平移断层不同,后者在全断层线上均有相对运动。威尔逊最早认为: 转换断层( Transform Fault )是大型的平移断层,其终端是一些其他类型的构造,例如中脊、海沟或三联结合点。威尔逊注意到海底的“ 平移断层系” 沿走向位移幅度不发生变化, 而是“ 突然中止” 地过渡成为方位和性质都不相同的挤压或引张类型的构造。这种类型断层使地壳受影响的表面积产生了增长( 洋中脊扩张)或缩减( 大洋边缘消减)。对这种位于被动壳块之间的断层, 威尔逊建议称为“ 转换断层”2.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区别虽然转换断层和平移断层都是具有平移剪切断层性质,但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平移断层沿着整个断裂带的两侧长度都发生剪切错动,而转换断层的错动局限于脊轴之间错开的地方。其次,平移断层随着断层运动的时间的增长会使脊轴的间距越来越大,而转换断层的脊轴的间距一般不会随时间而改变。然后,平移断层的剪切方向与断层两侧中洋脊所显示的唯一方向一致;转换断层的水平剪切方向与断层两侧洋中脊所显示的错开方向恰好相反。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错动方式有着如此多的不同,那么这两种断层产生的地震分布也就必然不同。转换断层断裂带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并只发生在洋中脊之间的断裂带上,其外延地段基本没有地震发生。而平移断层的则整个断裂带上都可能发生地震。转换断层的形成机制构造变形的五种基本方式是引张,挤压,弯曲,剪切和扭转。对于平移断层,其构造力是位于岩石圈内部的由主应力分解的切应力。当切应力引起局部剪切滑动时, 由于岩石圈内存在的围压和摩擦阻力, 所以形成了羽状排列的平移剪切带。但是在地壳中由挤压和引张形成的平移断层并不一样, 并在羽状构造发育程度和其它一些构造特征的综合表现上也有明显差异。而且岩石圈不同深度的物理条件不同, 断裂的表现也不一样: 浅层次形成脆性和脆一塑性平移断裂带及其构造组合,而在深层次则过渡为韧性变形, 形成所谓的韧性剪切带。平移断层研究表明, 即便挤压应力或引张应力出现于整个地壳或岩石圈内, 一条平移断层不但沿走向和倾向的产状和位移幅度有较大变化, 而且很少能一直贯穿到底。就单元体在挤压作用下的破裂模型来看, 其中的剪破裂也未穿过模型的中心部位。形成转换断层的构造应力与平移断层形成的附加应力不同, 主要分布于岩石圈之下, 并以上地慢的上升对流束的水平作用方式表现出来, 由于摩擦作用力, 引起了岩石圈不同块体的水平运动( 扩张或俯冲)。但是由于对流束的流速各处有差异、岩石圈壳块的厚度不同、岩石圈同软流圈间摩擦阻力列处有别等原因,故各不同壳块产生不同的加速度, 从而形成了裂谷带或俯冲带上的转换层。4.转换断层的宏观表现1 宏观特征从以上讨论可知, 转换断层与一般常见的平移断层有所不同。( l) 平移断层多发育于陆壳上, 转换断层多发育于洋壳上, 陆地上较少; (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