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理论》第一篇 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 性 理 论 Theory of Plasticity 航空宇航工程学院 飞行器制造工程(钣金与模具) 2009.03 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这门课是很多工程学科必要的理论基础,属于高等院校力学、机械、土木、船舶、航空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性质:本课程为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目的:在对成形工件进行应力和应变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求解成形问题的变形力学方程,从而确定材料成形的力能参数和工艺变形参数以及影响这些参数的主要因素,为学习后续的工艺课程作理论准备,也为合理制订塑性成形工艺规范及选择设备、设计模具奠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 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即掌握影响金属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原理; 掌握金属塑性力学的基础知识,即掌握金属塑性变形体内的应力场、应变场、应力-应变之间关系、塑性变形时的力学条件等塑性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塑性成形问题的几种主要解法; 掌握对成形质量进行定性分析及提高成形质量的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王平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年08月 参考书:汪大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金属塑性成形原理》,1986 参考书:王仲仁 塑性成形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9年1月 参考书:万胜狄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年9月 要求 作业必须按时交,如果有三次以上不交作业者,取消考试资格。 做好课堂笔记,本课程中将有补充内容,要求大家记笔记。 要求上课前预习,本课程内容较难,且内容多,课时少,信息量较大,要求大家自觉预习。 遵守课堂纪律,本课程不允许迟到早退。 第1章:绪论 本章内容: 1.1 金属塑性加工的特点及其应用 1.2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 1. 3 金属塑性成形理论的发展概况 1.1 金属塑性加工的特点及其应用 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是指材料的永久变形能力。 弹性:材料的可恢复变形的能力 。 金属塑性成形:使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称为金属塑性成形(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是金属加工的方法之一 。 弹塑性:弹性+塑性。 金属塑性加工的基本成形方式: 锻造、轧制、挤压、拉拔、冲压等,简称“锻、轧、挤、拉、冲、弯、剪”,都是利用金属的塑性而得以实现的 从加工行业来分: 主要靠压力作用使金属产生变形的方式有锻造、轧制和挤压(又称压力加工): 锻造:是用锻锤锤击或用压力机的压头压缩工件,分为自由锻和模锻。可生产各种形状的锻件,如各种轴类、曲柄和连杆等。 轧制:坯料通过转动的轧辊受到压缩,使横断面减小,形状改变,长度增加。可生产板带材、简单断面和异型断面型材与管材、回转体(如变断面轴和齿轮等)。各种周期断面型材、丝杠、麻花钻头和钢球等。 挤压:把坯料放在挤压筒中,垫片在挤压轴推动下,迫使成形材料从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中挤出。用挤压法可生产各种断面的型材和管材。 主要靠拉力作用使材料成形的方式有拉拔、冲压(拉延)和拉伸成形: 拉拔:用拉拔机的夹钳把成形材料从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中拉出,可生产各种断面的型材、线材和管材。 冲压:靠压力机的冲头把板料冲入凹模中进行拉延,可生产各种杯件和壳体(如汽车外壳等)。 主要靠弯矩和剪力作用使材料成形的方式有弯曲和剪切: 弯曲:材料在弯矩作用下成形,如板带弯曲成形和金属材的矫直等。 剪切:材料在剪力作用下进行剪切变形,如板料的冲剪和金属的剪切等。 零件的机械制造方法 切削加工和塑性加工比较: 车、铣、铆、刨等,切削加工过程虽然也往往伴随有塑性变形,但其基本特点是通过切削以分离某些“多余”部分,因而是一种本体质量减少的成形方法。而塑性加工中的成形,则是在本体质量不变条件下进行的,当材料密度不变时则是在体积不变条件下进行的。 例:齿轮的齿部成形:可以用切削加工方法也可以用塑性加工方法 两种加工方法的比较: 采用切削加工方法成形齿部时:所选用坯料的外径通常要大于至少等于齿顶圆外径,经切削加工将齿间部分金属变成切屑,剩下的部分即成为所需的轮齿。 采用塑性加工方法成形齿部时(可以用精锻或轧制的方法):则所需毛坯的外径小于齿顶圆,在加工过程中将一部分金属“移走”形成齿谷,同时,相邻部分隆起形成齿顶。此时,并没有材料被剥离,而是通过流动将材料重新分布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这种方法所采用的坯料外径要小于齿项圆的外径,若不计轴向流动则F1=F2。 切削加工后的齿轮在齿形部分流线被切断,而塑性加工方法所得的齿形流线是连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