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的报告.doc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的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证单位:国家发改委 证书编号:11420060047 等 级:丙级 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XZS0028 安徽省萧县工程咨询研究所 二O一二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2 三、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四、危旧房界定及户型建设标准 3 五、产权确定 3 六、主要结论与建议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 一、项目建设背景 6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8 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2 一、项目选址 12 二、项目建设条件 12 三、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5 四、城市交通区位 18 五、城市品位与市政基础 19 第四章 工程方案 20 一、设计依据 20 二、规划设计原则 20 三、设计指导思想 20 四、总图设计 21 五、建筑设计 22 六、结构设计 24 第五章 施工组织与工程管理 27 一、工程材料供应与质量控制 27 二、工程施工与管理 27 第六章 公用工程方案 29 一、电气设计 29 二、给水排水 31 三、弱电设计 33 第七章 节能节水措施 35 一、总图布置 35 二、建筑节能 35 三、给排水节能 38 四、电气节能 38 第八章 环境保护、卫生、消防 40 一、环境保护标准 40 二、 污染因素分析 40 三、施工期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1 三、消防工程 44 第九章 项目进度、招投标及保障措施 45 一、项目进度计划 45 二、项目招投标 45 三、项目保障措施 47 第十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9 一、投资估算范围 49 二、投资估算依据 49 三、项目投资 49 四、资金筹措 51 第十一章 项目综合评价 52 一、生态效益评价 52 二、社会效益评价 52 三、经济效益评价 53 四、项目对社会的影响 54 五、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 57 六、项目风险评价 58 七、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58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萧县凤虎山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 (二)承办单位:萧县凤虎山林场 (三)项目地点:凤虎山林场场部西侧 (四)项目性质:异地新建 (五)项目法人代表:刘仙华(萧县凤虎山林场场长) (六)主管单位:萧县林业局 (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萧县工程咨询研究所 (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 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 编制内容 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及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的基础。 本项目拟占地m2,总建筑面积为m2,,内容国家和省有关住房保障工作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基本保障水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年代久,房屋破旧,低矮潮湿,环境脏乱,排水不畅,安全隐患大,居民生活极为不便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践行执政为民理念,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国有林场在建设初期,受国家经济能力的制约,林区开发建设一直采取“先生产、后生活”,“边生产、边建设”的总体思路,特别是本应由政府承担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是作为林业生产的附属工程,从设计到建设都采取“因陋就简”的发展模式,使林区的生活条件仍然停留在相对落后的计划经济年代水平。特别是林场址,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社会生产与经济的主体是林业,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理念也无法在林区发挥作用。所以,导致国有林场职工居民住宅在建设布局上过于集中,形成林区特点的“棚户区”、危旧房,由于住宅过密,很难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社区”,给排水、供暖、燃料等无法达到合理的集中供给规模,同时还带来环境恶化,卫生条件较差,道路泥泞,垃圾成堆等诸多问题。国有林场职工居民住房条件与国家小康建设目标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相距甚远。 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类型是以农村人口为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应以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作为衡定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绝大多数的地方解决了温饱问题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