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年来,乌海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延伸,实施产业多元发展战略,着力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进城市转型,着力改善民生,逐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
由“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 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抛弃传统产业,而是要依托资源,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将产业链拉深延伸、升级提质。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乌海市工业经济已逐步由“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乌海市重点发展延伸两条产业链:煤焦化和氯碱化工。目前,该市在建和已建成的百万吨焦化项目达18个,焦炭已形成1600万吨的生产能力,3家PVC生产企业产能达120万吨,两大基地已具备规模优势。
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链延伸和产品不断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乌海市引进和培育了内蒙古宜化化工、华油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东药乌海化工、东源科技等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项目,形成了“煤—焦—煤焦油—煤化工”、“煤—电—电石—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深加工产品”、“煤炭—洗选—煤矸石—电力—煤化工”等多个产业链条,工业产品由原煤、焦炭、电石等初级产品向煤焦油、医药中间体等多元深加工延伸。目前,该市已形成了30万吨甲醇、60万吨煤焦油、16万吨炭黑等深加工生产能力;PVC下游制品产能达4万吨,部分产品已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的过程中,乌海市还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为优势项目腾出资源和空间。“十一五”期间,该市以高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标准,在全市炼铁、焦炭等行业累计关停各类高耗能、高污染小企业1560多户,100万吨以下焦化、60万吨以下洗煤、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关停。与此同时,该市以高于国家产业准入门槛审批项目,促进洗煤、焦化、电石、氯碱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乌海市万元GDP能耗从“十五”期末的6.75吨标准煤下降到4.8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在GDP增长2.2倍的情况下减少3.46万吨。2011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95天。
“多条腿”走路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
乌海市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一五”以来,该市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优质产业转移,积极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建设了陕汽重卡、庞大专用车改装、神东集团乌海维修中心和唐山神州矿山机械制造等一批大项目,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启动了抽水蓄能、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高档涂料、LED节能灯等项目建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正逐步形成。2012年,该市68个工业重点项目中,非资源型或产业链延伸项目有55个,占比81%。乌海市还大力发展能够为转型配套服务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商业网点达到1.7万个,总营业面积11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商业面积居全自治区第一。
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为乌海市城市转型和民生普惠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十一五”以来,该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年均增长40%以上。2011年,该市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达到49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高达70%,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李娜 赵永强) (本文来源:人民网 )中广网呼和浩特12月22日消息(记者陈青平 乌海台记者张玉珑)乌海市全面落实林业产业化发展各项政策,强化科技指导服务,大力推进葡萄等特色林业产业化。 乌海市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乌海市将经济林种植纳入林业重点工程范围,对种植葡萄、花卉、育苗等,市、区两级政府给予政策性补贴,2011年,全市通过检查验收的2010年新育苗木面积为1627.1亩,发放补贴资金154万元。
到目前,全市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3户,市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户,近期乌海市又申报自治区级龙头企业6户。11月乌海市组织部分龙头企业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森林产品博览会,展示了全市葡萄产业、沙漠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成就,扩大了交流合作。(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新报讯(记者 刘 睿) 记者昨日从乌海市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乌海市农业经济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改革目标,加强新农区建设,高效农业园区、优势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今年,乌海市人均蔬菜产量达209.21公斤,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排第221位;人均肉类产量达22.88公斤,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排第251位;人均奶产量达17.93公斤,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排第68位;人均水果产量达24.01公斤,在全国地级城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