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周达官与真腊风土记
元代周达官和《真腊风土记》
周达观(约1266年-1346年),字草庭,号草庭逸民,元朝浙江温州永嘉人。由于他在《元史》中无传,故后人对其生平所知不多。
人物生平
元灭南宋后,曾伐占城和安南,并入侵真腊,即今之柬埔寨,但因受地理及气候所阻,并未成功。因此,元廷改用威迫方法。元德元年,元成宗遣使说服真腊及邻近小国自动归附,所以他便成为使节团团员。但其能随行之原因不详,不过估计他曾到过南洋,或曾当派驻温州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员,甚至通其语言。 元贞2年2月,使节团离开明州,同月于温州港放洋,并于3月15日抵占城。其后因逆风及值内河水道浅水期,故延至7月才抵真腊国都安哥。他们并非因交涉或谈判拖延了时间,而是要待翌年西南季风起及大湖水涨才能回航,所以于安哥逗留约1年。大德元年6月才起程回国,并于8月12日抵宁波,是次旅程历时一年半。 他回国后便着《真腊风土记》,这详细记载当地都城王室与风土人情、行程及所取途径,甚有地理学之纪录价值。而此书最迟于元武宗至大4年才完成。全文约8500字,分为41节。
真腊风土记
评价
在10至13世纪之真腊,正值文明最灿烂的时代,称为“安哥时代”。但及后沦为暹罗国土,真腊似乎在此时并不存在,故《元史‧外国传》中没有此地之记载。因此,《真腊风土记》可补《元史》的阙佚,也是13世纪元对其交通贸易之重要史料。
柬埔寨之上古史只限于传说,这也是依赖中国史书的记载而流传。自东汉以来,中国国势渐向南伸展,对中南半岛渐有认识。如三国吴时朱应、康泰往扶南、林邑宣国威,及后着《扶南异物志》、《扶南记》等,是有关真腊之最早记载,但早已散失。但此书详细记录当地风俗、山川形势、人民生活。因此,这对认识其古代历史颇具参考价值。
此外,由于当地气候湿暖,文物易于腐朽,加上战乱频仍,国土变迁不定。除出土碑文外,文字记录甚少,文物亦易于散失。因此,此书提供了其古地理数据,还补正史之不足,也作为其与中国交往的历史见证。
他曾访问真腊国都安哥,后其被暹罗侵扰,终沦为废墟,无人知其存在。19世纪初,此书被欧人莱慕莎译成法文后,使人兴起寻找废墟之念,从而影响不少欧人东来,加速东西文化交流。再者,他对其地地理有颇详尽的观察。如《总序》记从宁波至占城的路线,对所经港口、水路、城市、里程均详尽记载。这加强了中外交通往来联系,并且扩大国人的地理知识。历代更替,国人多流寓外地。他的出使,为元代移居真腊华侨之情况提供详实的数据。
而且此书对当地的语言、风俗及贸易记载甚详,这对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实有相当的影响及参考价值。 昔日欧人所写之书籍中,有误谓浮稻乃19世纪时传入东南亚,或说洋人为当地贫民培植的。但根据此书所载,浮稻早于他诏喻真腊时已遍布当地。因此,此书纠正不少历史上的错误记载,可见影响之深远。
相关文献
[1](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夏鼐校注本,中华书局,1981。研究文献
[2]夏鼐:校注者序言,见《真腊风土记》,中华书局,1981。
[3]陈正祥:《真腊风土记》研究,香港中文大学,1975。
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是一部介绍位于柬埔寨地区的古国真腊历史、文化的中国古籍。《真腊风土记》由元代人周达观所著。
后来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吴哥窟被遗弃,森林逐渐
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当地的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1819年法国J.P.A.雷慕沙首先将周达观所著《真腊风土记》译成法文。此后个别葡萄牙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到过这个地方,还写过报告,但被世人目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新的热带动物标本,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大大肆宣扬,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
《真腊风土记》对当代及现代研究真腊及吴哥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存与真腊同时代者对该国的唯一记录。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文义颇为赅赡﹐本末详具﹐可补元史佚阙。”。
创作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至吴哥国登岸。周达观逗留约一年后于1296年7月回中国。回国后以游记形式创作了《真腊风土记》。
内容
《真腊风土记》全书约8500字。书中有描绘真腊国都吴哥城的建筑和雕刻艺术;详细叙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经济、文化习俗、语言;并记载了真腊的山川、物产等,其中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