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冲压产品缺陷识别与检查
冲压件常见质量缺陷 冲压件概述和分类 内板件常见质量缺陷 内板件质量缺陷的识别和判定 外板件常见质量缺陷 外板件质量缺陷的识别和判定 外板件检测方法和检测工具的使用 冲压件概述和分类 内板件常见质量缺陷 暗伤的判定 评判依据:变薄处料厚低于材料厚度的70%,判定为暗伤 在目前情况下,因为测量厚度比较麻烦,更多的采用的是目测和经验。这就需要新来的员工跟老师傅后面多看多学,尽快的掌握识别判定暗伤的本领。 起皱的危害 在模具型腔内磨擦,导致模具拉伤,降低模具的寿命 如果在焊接搭接面有起皱,会导致焊接强度的降低,出现虚焊现象。 拉毛的危害 冲压件拉毛,在模具型腔内摩擦,导致模具拉伤,降低模具的寿命 冲压件拉毛,会将本来光滑的模具型腔表面摩擦受损,从而导致冲压件暗伤、开裂的产生。 变形缺陷的预防 在生产过程中,时刻注意冲压件在模具上是否摆放到位。 冲压件生产后,在放进工位器具时,要小心轻放,防止因野蛮操作导致冲压件变形。 机器人速度过快,会使冲压件和模具发生撞击,产生变形缺陷 机器人吸盘调试不好,也会产生变形 毛刺的危害 冲压件毛刺过大,会磨损劳保手套,带来安全隐患 冲压件毛刺,会在模具上摩擦掉落,产生的铁屑会在冲压件上产生凸点,会导致外表件缺陷。 冲压件毛刺,在板料件摩擦,产生划伤,会导致外表件缺陷。 如果在毛刺过大处产生翻边位置,容易导致翻边处开裂 毛刺过大,还会导致涂装后,因毛刺容易掉落,产生腐蚀现象,降低车身的使用寿命 毛刺过大,还会影响冲压件包边质量 外表件常见质量缺陷 外板件常见质量缺陷 油石 荧光检测台 白灯油(俗称煤油) 目视检查/涂油后灯光检测 用手触摸 油石打磨 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法 凡是因产品缺陷造成消费者或者使用者的人身或财产损失而引起的法律责任,都属于产品责任法调整的范畴 产品责任法是调整有关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因产品缺陷而导致损害赔偿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确定制造者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或出售的产品所应承担的责任。 立法 国际产品责任公约:《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公约》1976年(斯特拉斯堡公约)、《1992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1973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关于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海牙公约》、1985《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 国内立法: 美国:《统一商法典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UCC》,《美国买卖法The Sales Act》、1979《产品责任示范法》、《联邦危险物品法》、《交通汽车安全法》、《防毒包装法》、《联邦杀虫剂、杀菌剂、侵蚀性剂法》、《易燃织物法》,《冰箱安全法》、《玩具安全法》、《消费品安全法》、《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案F.D.A.Act》、《消费者产品安全法案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ct C.P.S.A.》、《公平标示及包装法案Fair Labeling and Packaging Act》 立法 法国:法国民法典1382-1386条 荷兰:荷兰民法典 英国:1987消费者保护法 泰国:1979泰国消费者保护法 澳大利亚:贸易运作法1992 产品责任法:德国1989、挪威1988、丹麦1989、美国1979、日本1994、中国产品质量法199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4 产品product 美国:任何经过工业处理的东西,包括所有有形物,不论是否可以移动,工业还是农业的,加工过的还是非加工过的,凡涉及任何可销售、可移动或可使用的制成品,只要由于使用它或者通过它引起了伤害,就可视为发生责任的“产品”。 英国:任何物品或电力,同时包括组成另一产品的物品,无论这些产品是否以零配件或原材料或其他形式构成。这些物品还包括建筑材料,以及固定在土地上的可移动的建筑物、附添的建筑物。如游乐场中的秋千和转椅,滑雪吊索运送设备的装置和器械等。 欧洲大陆国家与《斯特拉斯堡公约》定义相同:“产品这个词系指所有可移动的物品,包括天然动产或工业动产,无论是未加工的还是加工过的,即使是组装在另一可移动或者不可移动的物品内。”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产品为除初级农产品和狩猎产品以外的所有动产,即使已经被组合在另一动产或不动产之内。初级农产品是指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这类产品。产品也包括电。” 分歧点:1)是否包括不动产物2)是否仅限于加工过的。 产品责任主体-谁来承担产品责任? 1.生产商/制造商 2.销售商: 日本:零售商只有他在分销过程中在该商品上标注名称、商标,使消费者确信他就是该商品的实际生产者,该零售商才能作为对产品负责的主体。 美国:批发商、零售商、经销商、零部件供应商。一般向产品销售过程中应负责的一切人提出。 问题:赠与的产品,赠与人是否承担产品责任? 产品缺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