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正常关系.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正常关系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高渐离、师旷、俞伯牙、姜夔、李叔同等等。孔子也是其中的一个,他不仅是音乐家,还是音乐理论家。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他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主张,认为贵族子弟应该学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音乐排在第二位。我们现在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音乐作为“美”的一部分,排在倒数第二位。音乐课不过是语数英“有益的补充”罢了。孔夫子临死前几天,还给自己唱了一曲丧歌,他这一辈子,一听到《韶》乐,就可以三个月不吃肉。孔子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该死的流行音乐搞乱了高雅音乐呀!)又说:放郑声,郑声淫。(要废除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太过分了)从此,音乐就用二分法分成了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文雅的说法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阳春》和《白雪》就是上面所说的音乐家师旷的作品。      《列子#8226;汤问》里,“高山流水”典故如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传说俞伯牙真有名为《高山》和《流水》的乐曲传世,但它们超出了人类的智慧,消失在茫茫历史中了。世间本来只有一双耳朵能听懂高山流水,这双耳朵一死,高山流水也就没有必要再留下来。《吕氏春秋》把这个故事接下去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也。”可惜的是伯牙的琴,要是留到现在,不知道可以拍卖出多少美金……俞伯牙破琴绝弦之前,恐怕在钟子期的坟头再弹奏了一次《高山》《流水》,鼓与明月清风,他又没有记下曲谱,琴破弦绝,也就人散曲终。      《高山》和《流水》无疑是属于雅乐的。“高山流水”这个词语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指乐曲的高妙或高妙的乐曲,正相当于阳春白雪。第二是指难得的知音。明#8226;崔时佩《琴心写恨》诗就说:“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情。” 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者弥寡......”《阳春》、《白雪》这样的曲子,到了最后,郢中能“属而和”的还有数十人,然而能知高山流水之音的,就只有钟子期一个人。      在冯梦龙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里,俞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坟头,鼓琴一操,引得旁观者大笑。人们以为音乐就是用来取乐的,我们走在大街小巷里,耳朵里听到的无非是些恋歌,不是暗恋,就是失恋。失恋的歌唱者兴高采烈地唱着:我失恋了啊,我受伤了啊……经过了两千多年,我们不见得有什么长进。俞伯牙口诵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作为小说是失败的,小说里的俞伯牙不过是个狗眼看人低的官僚罢了,艺术家是不是都有些狗眼看人低?这首短歌更是失败,直白得跟如今的流行歌曲不相上下,但是它并不影响我提出下面这个问题:   俞伯牙到底是为谁伤心?   俞伯牙是个琴师,别人对牛弹琴,牛照样吃它的草,俞伯牙对马弹琴,六匹马都抬起头来望着他。对牛弹琴和对马弹琴,意义恰恰相反。《荀子#8226;劝学》:“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琴操》里还记载了俞伯牙学琴的经过:伯牙学琴三年不成,成连称要带他去见自己的老师,就把他带到了蓬莱山,成连将伯牙留在山上,自己则乘船而归。伯牙独处山上,“近望无人,但闻海上汩没崩澌之声,山林杳冥,群鸟悲号,伯牙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他将听到的声音,看见的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怀之中,果然韵律与心神合而为一。伯牙因此悟得琴之妙趣,遂成天下妙手。但是钟子期呢?除了《列子》和《吕氏春秋》的记载之外,就没有更多故事了。他只是一个可怜的配角。      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里,钟子期是一个樵夫。冯梦龙可能觉得樵夫不可能有那么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又让他脱去蓑衣斗笠,变成一个儒生。自俞伯牙离去之后,该儒生还日樵夜读,终于把自己累死了。为了考查钟子期,俞伯牙出了个题目:琴是何人所造,抚它有甚好处。钟子期博闻强识,一道名词解释题,当然难不住他。俞伯牙这才用音乐去考查。拿考试术语来说,刚才考的是再现能力,现在考的是理解能力。俞伯牙弹奏高山流水,一方面是要证明自己是乐中圣手,一方面是要考查钟子期。钟子期听琴,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