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明史》:民族痛史,痛彻心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明史》:民族痛史,痛彻心扉

《南明史》:民族痛史,痛彻心扉 2011年08月30日 新京报 顾诚教授已经去世八年,但他的《南明史》仍代表着南明史研究迄今为止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南明史纷繁复杂,记载隐讳混乱。从来的研究者,在南明史的局部问题、具体问题上做过许多工作,有所发现,但在全局上则往往只有大致的浮泛的了解,对南明史的全过程及其细节尤多模糊、偏差。顾诚教授《南明史》以十五年之力,对南明史全过程和具体问题做了精深的分析、研究,前后贯通、分析透彻,更不乏对历史的精确理解。   从清初“人口增长”说起   顾诚先生的《南明史》首重史料。从史料看清初“人口增长”问题,或能带领我们进入顾诚先生的史学世界。   清初诸君治国有道,人口和田亩数激增,似乎是史学界人所共知的。但恰恰违背常理。   明清鼎革,两京一十三省,莫不经历战火,抗清战争,持续二十余年。屠城的事随处可见,满清推行圈地、投充和逃人恶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哪来的闲人造人,哪里有力气犁田?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史料显示,清初三代的确出现了人丁和田亩均大幅度增长的情况呢?顾老师关于明代卫所制度和疆域管理体制的研究结论,解开了这个谜团。简单地说就是:明代自洪武年间起,即开始实施行政和军事两套并行的疆域管理体制,行政系统由中央六部统管,军事系统由中央五军都督府统管,两大系统互不统筹,尤其是并不公开的军事系统,并非点状分布的军营概念,而是片状分布的、与府州县平行存在的地理单位。明代军事系统庞大的人口和田亩数,均不列入行政系统的统计数字之中。顾老师称,这是看书多了之后自然得出的结论,并非王阳明那样枯坐数月之后顿悟出的宝贝。   据顾诚考证,直到清代立国一百年之后,仍能在实录、奏疏、地方志中见到改卫所为州县,或把卫所人丁、田亩并入附近州县的记载。满清入关后,将明代两大系统的人口和田亩直接并入一处,这正是清初圣君朝人口和田亩数增长的真实原因。   明之亡与中华之衰   人口和田亩数离《南明史》似乎有点远。《南明史》其实是南明战争史,大大小小的战役、层出不穷的阴谋、形形色色的君子小人、一茬又一茬的匹夫战将,每一个细节都波澜壮阔,每一个人物都曲折坎坷。那么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南明史的门道在哪儿?   顾先生是老派学者,认可历史唯物主义,但并不迷信所谓的历史必然性。他在书中告诉我们,直至1644年满清入关,披甲人(军队战斗人员)也不超过十万,战斗力相当有限;直至1651年,面对仍占据着南中国半壁江山财赋之地的朱明政权,满清对占领全中国还处于敢做不敢想阶段,骨子里掠一把即北归的念头依然存在。李成栋、姜瓖等曾率军为满清横扫一方的汉将之所以敢于先后率全省反正,就是因为看到了满清“不过如此”。   南明败亡于内部,满清只是外因。二十年间抗清局面时起时伏,朱明政权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中央政府,旗帜不统一、各自为政,一直是南明最大的内患。与此同时,朱明正统力量和农民军余部以及海西郑氏军事集团之间,也一直未能形成合力。几次抗清局面的好转,都缘于抗清力量的联合;而每次大好形势的失去,均肇始于南明三股力量的分崩离析。而这一切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使得本来不成气候的满清势力一而再再而三地凭空得利。曾有读者感慨:自1616年努尔哈赤公开与明朝叫板开始,满清是一个接一个地中五百万头彩,手气之好,运气之佳,实中华五千历史中所仅见。   好运气的清几乎耗尽了华夏民族的运气。尤其是近代科技和启蒙思想,均在明清艰难易代之后戛然而止。清政府二百七十年间推行民族歧视、闭关锁国、忠君愚民政策,直至1900年前后,连蕞尔小国日本都已经一只脚跨入了现代,清最高决策者西太后还在纠结洋人的膝盖会不会弯曲,还愿意相信义和拳民刀枪不入。这一切均非必然,这一切均发端于南明。柳亚子讲过,南明史是华夏民族的痛史,痛彻心扉。   但是“痛”却是读史的常态,甚至是读史的方法。习惯了戏说和“那些事”的人们,再读顾氏《南明史》,可能要下一些工夫,要调整一下心情,并受到一些震撼。   【学生忆往】   一部大书,十五年风霜雨雪   顾诚先生辞世已经8年了。南明消亡,按照顾版《南明史》的结论,标志是康熙三年(1664)夔东抗清基地的覆灭,距今已经347年了。一个人,一本书,一段史事,有着共同的交集,和互不相干的意义。   《南明史》成书于1997年,初版于中国青年出版社。我当时正在顾诚门下读研究生,有幸见证了这部著作的面世过程。某一天,顾老师派我去中青社送《南明史》书稿,我骑着车唱着歌从铁狮子坟跑到东四十二条,把这一大包写在绿格子稿纸上的书稿交给同样笑意盈盈的责任编辑张国风。当时我就知道这部70万字的大书对顾先生和南明史学界很重要,不知道这本书将来会与我本人产生关联。   现在,我和我的出版社接手出版这部断货已久、据说被旧书贩子炒到上千块一本的《南明史》,再次面对先生和他不可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