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伦理学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意义 一、儒、释、道思想 1 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 孟子等 代表著作:《论语》、《孟子》等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是为儒家言,足以代表吾民族之根本理想者也。”(《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P4) 儒学以“经世致用”为本;由家长制度而发展。 1.1 “仁爱”的伦理基础: 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人皆有之,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智之端也。” “圣人之道德,自其德之方面言之曰仁,自其行之方面言之曰孝,自其方法之方面言之曰忠恕。”(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P15) 一、儒、释、道思想 1 儒家 1.2 儒学伦理的特点: 重家庭伦理:以孝为大。孝者,始终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重个人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重道德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重中庸之道:随时地之关系,而适处于无过不及之地者也。 一、儒、释、道思想 1 儒家 1.3 环境伦理思想: (1) “天人合一”的思想 明儒王阳明(1472—1528)的“天地万物一体”。 (2) “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原则 曾子曾引用孔子的话说:“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孔子家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巫马期去探访宓子,见到宓子捕鱼时,把捕上来的小鱼放生了。当巫马期向孔子禀报此事时,孔子称赞说:“宓子这个人真是道德完备啊!” 一、儒、释、道思想 2 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 庄子 代表著作:《道德经》、《庄子》 2.1 学说特点 自然为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清静无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一、儒、释、道思想 2 道家 2.2 环境伦理智慧 (1)生态主义思想:自然界最了解自己。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欲而静,天下将自定。” (2)万物平等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一、儒、释、道思想 3 佛教 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万类之中个个是佛” 所有生命中都潜藏着“佛”,都有可能达到“佛”的境界。因此,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加以尊重和珍惜,而不应随意杀生。 佛教制定了“不杀生”的戒律,以宗教信仰的形式确立了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的伦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1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主题——尊重生命,兼爱万物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伦理原则,在尊重自然一般前提下,尤其强调爱护生物,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的行为善恶的准绳。《周易》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儒家以“仁”作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 道家主张生命平等 佛教主张“不杀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2 寡欲节用、珍惜自然资源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一种珍惜自然资源的伦理准则。孔子提倡:“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意思是,节约费用,爱护人民。荀子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3 天人合一,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既贵为万物之灵,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在天地万物生生不已的运化过程中也负有特殊的使命。儒家学者子思在《中庸》一书中指出:“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思想的影响 讨论: 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活有无影响? 如无,为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应用技术图解项目教程全册教案.docx VIP
- 《GB_T 14894 - 200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最新解读.docx VIP
- 云南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标准规范现场检查评定统一标准.doc VIP
- 校园智能零售合作计划:自动售货机服务方案探索.docx VIP
- 对电磁线用铜杆的要求-漆包线.PDF VIP
- 快递站客服外包合同.docx VIP
- 从历史文物看丝绸之路刘兴隆培训讲学.doc VIP
-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 VIP
- TNAHIEM 142—2025《医院可复用手术器械管理规范》.pdf
- 2021年大学内部审计工作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