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安全.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中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安全

* * * * * * * 3 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对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因害设防,形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生态清洁流域治理 甘肃庄浪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山坡梯田 沟坡林草 沟底建坝 沟中蓄水 建设道路   科学配置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态用水,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关系。同时,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中,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4 优化配置水资源 谢 谢! 5 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重点研究领域 重大基础理论 1、土壤侵蚀动力学机制及其过程 2、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及评价模型 3、土壤侵蚀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制 4、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效益、环境影响评价 5、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及适用性评价 6、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7、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标准与容许土壤流失量 8、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学 9、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10、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及评价模型 重点研究领域 关键技术 1、水土流失区林草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2、降雨地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 3、水土流失区面源污染控制与环境整治技术 4、开发建设项目与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5、水土流失试验方法与动态监测技术 6、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技术 7、水土保持农业技术 8、水土保持数字化技术 9、水土保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10、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 余新晓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电话:010E-mail: yuxinxiao111@126.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降低生态功能,恶化人居环境 水土流失使人们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严重破坏,人居环境恶化。 (3)不同区域水土流失评价 东北黑土区 北方土石山区 西北黄土高原区 北方农牧交错区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 西南岩溶地区 南方红壤区 冻融区 东北黑土区 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水土资源配置最好的区域。 2004年提供商品粮4187万t,占全国的1/3,商品率接近60%,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总面积103万km2 ,典型黑土区35万km2 水土流失对土地生产力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大,黑土区坡耕地开垦20年土壤肥力下降1/3,40年下降1/2,每年坡耕地水土流失导致的粮食损失达1080万t。 “坡皮黄” 北方土石山区 本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下游是我国人口密集、区域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紧缺,且防洪压力大。 总面积约59万km2 其中流域上游的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积28万km2 北方土石山区 主要分布在松辽、海河、淮河、黄河等流域,水力侵蚀面积48万平方公里。   特点是表土石混杂,石多土少,土壤流失后,地面砂砾化或石化,失去农业利用价值。 西北黄土区 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覆盖厚度最大的区域。 总面积64万km2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此造成的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而成“地上悬河”,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西北黄土高原区   黄河上游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3.7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1.7万平方公里。 从内蒙古河口镇至龙门区间7.86万平方公里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总面积约43万km2 北方农牧交错区 该区域风力、水力两种侵蚀作用季节交替,“风助水势,水助风势”产生叠加效应。 该区降水量在300mm -450mm之间,植被覆 盖低,由于过度 开垦土地和草 场超载放牧, 土地沙化严重, 生态十分脆弱。 (五)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 总面积120.5万km2 该区多数山丘区特别是四川盆地周边人口密度较大,坡耕地广泛分布,人为活动强 烈,加上特殊 的地质地理环 境、复杂的地 形地貌格局和 气候气象条件,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