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8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1983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麦克林托克—移动的基因控制学说 “我长期对玉米进行交配实验,观察带斑点玉米的生长情况,结果发现,斑点并不是由色素基因的变异引起的,而是一种抑制基因造成的。这种基因可以从一个染色体向另一个染色体移动,也就是说,存在一种移动的控制基因。这是1951年我提出的学说,但是没有被承认,直到30年后,才得到这次学术会的邀请。” 作者简介 麦克林托克和她毕生的研究对象-玉米 ??? 美国科学家巴巴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6月16日出于美国哈佛城。 ???? 她由于提出了“移动的控制基因学说”,于1983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是世界上靠独自研究成果而得此类奖金的第一位女科学家 。 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1902~1992),美国女遗传学家 1927年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玉米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1939年,她当选为美国遗传学会副主席 1944年,成为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翌年,又担任美国遗传学会主席。 自1944年起,麦克林托克开始了对“转座”理论的研究,并喜获硕果。 麦克林托克的玉米实验 初识玉米——跨进遗传学的门槛,遗传学与细胞学的联姻 1919年,麦克林托克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注册入学。1921年秋,她选修了一门唯一向本科生开放的遗传学课程 。同时,麦克林托克还选修了植物学系夏普(L·W·Sharp)教授开设的细胞学课程。夏普的兴趣集中于染色体的结构以及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期间它们的行为的研究上。 迈克林托克在康乃尔大学植物学系读研究生时,毫不犹豫地认准了这一研究方向——细胞遗传学 当时的康乃尔大学是玉米遗传学的中心,这一研究传统由爱默生(Rollins A·Emerson)教授所创立。玉米具有明确可辨的遗传性状,当时已证明它籽粒上糊粉层的颜色以及胚乳的性质,均受孟德尔遗传因子所控制。玉米同果蝇不同,它一年才一熟,这就为研究人员细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当时的玉米遗传学研究,集中在对突变性质的发现、描述、定位和积累上。如果说,是爱默生开创了玉米遗传学,那么麦克林托克则成功地实现了玉米遗传学与细胞学的联姻。 在研究生期间,麦克林托克曾给一位细胞学家兰道夫(Lowell F· Randolph)担任助教。兰道夫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细胞学家,他对玉米籽粒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的详尽研究,直到今天依然是权威性的工作。当时,他立志要完成的一项工作是确定玉米细胞中不同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然而,他所选取的根尖切片细胞,其中期染色体是如此之小,以至无法确定其细节特征。因此,这一工作被耽搁下来,似乎前景黯淡。 1925年,麦克林托克来到了兰道夫的实验室,事情立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麦克林托克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她发现,对于细胞学研究来说,玉米的根尖切片远不是一种合适的材料,相反,玉米的小孢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其中期或后期染色体更为清晰可辨。当时,恰好贝林(Belling)发明一种新的乙酸洋红涂片技术,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玉米,通过它可观察到每一条玉米染色体分裂和复制的全过程。麦克林托克采纳了这一方法,加之选用的材料合适,经过几周的努力,她鉴定出玉米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不同形态特征。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她把最长的一条命名为1号染色体,最短的一条命名为10号染色体。 到1931年为止,在麦克林托克及其他人的努力之下,在玉米中所发现的10个遗传连锁群已与10条染色体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的关系。相比于果蝇遗传学,玉米遗传学自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果蝇的染色体十分微小,其精细特征难以辨认,所以摩尔根学派对遗传学染色体学说的贡献主要是基于对交换实验的推断,缺乏从染色体的直接观察中所得到的证据。相形之下,玉米的10条染色体在形态上,有明显可辨的特征。 1931年,麦克林托克发现,9号染色体在其短臂的末端有一个明显的结。具染色结的染色体携有基因C(糊粉层有颜色)、基因sh(胚乳呈皱缩型)和基因wx(胚乳为蜡质型)。遗传学交换实验表明,这些基因的次序为wx—sh—C,并且它们都位于具染色结的短臂上,因此,可以确定染色结和这些基因之间为一连锁关系。 这一实验不仅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基因与特定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而且它还是发现“转座”的序曲。因为麦克林托克首次发现转座基因(Ds)就是位于这一结节附近,它对基因C所产生的影响,导致玉米籽粒的糊粉层显示出斑斑点点的景观。 从1929年到1931年,在康奈尔玉米地里辛勤耕耘的麦克林托克共发表了9篇论文,详细叙述了她在玉米染色体形态学以及在成功地将细胞学标记与已知的遗传标记联系起来两方面所作的探索。 1931年夏,麦克林托克来到密苏里大学;1933年,经摩尔根等人推荐,她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去了德国。194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雅马哈s0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一种从荧光粉废料中回收高纯度钇铕的制备方法.doc.doc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压实度(灌砂法)试验检测报告.docx
- 2022年地理高考真题深度剖析之自然灾害1老教材公开课.docx VIP
- 生物法还原高浓度高氯酸盐动力学及反应条件的优化.pdf
- 妇产科常见危急重症早期识别、初步处置原则和转诊时期专家讲座.pptx
- 一种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耦合效应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pdf VIP
- 医疗器械软件产品相关文档模板汇总(软件描述文档模板、软件网络安全描述模板、软件开发文档等).pdf VIP
- 火电厂工艺办法流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