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塞利格曼简介
塞利格曼 左手安抚忧郁,右手指向光明 他就是塞利格曼^_^ Martin E.P. Seligman ——NO.31 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系主任; 著名临床治疗专家和学者,畅销书作家; 开创了“习得性无助”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2006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APA)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 小阿尔伯特实验 小阿尔伯特对小白鼠甚至后来泛化到对白色物体的恐惧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 情绪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 小阿尔伯特被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更亮的灯光,更多的现场人员,在这个新环境中,小阿尔伯特对白鼠和小白兔的恐惧依然 情绪具有迁移性 思考—— 想象这样一个情景: 如果小阿尔伯特在习得恐惧之后,来到另外一个他可以控制的情境中,例如按个按钮,小白鼠就可能会消失,那么,已经习得恐惧情绪的小阿尔伯特会怎样呢? 塞里格曼的经典实验 被试:24只肩高15~19英寸,体重25~29磅的杂交狗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 实验第一阶段—— 1、可控制电击组和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被逐一安放在一个名叫挽具(harness)的装置里,在该装置中,狗的行动受到限制,但又不是完全不能动弹。 2、在狗的头部两侧各有一个镶板(panel),镶板在固定住狗的头部朝向的同时也是一个按键,狗可以通过移动头部来按压镶板。 实验第二阶段 1、 第一阶段实验结束24小时以后,所有24只狗都进入往返箱,接受第二次测试。 2、在往返箱两面的箱壁上各有一盏信号灯,当一面箱壁上的信号灯熄灭,电流将在10s后通过箱底。 判定习得指标: 1、从信号灯熄灭到跳过隔板,狗平均花费的时间; 2、每组中没能学会躲避电击(在10次测验中至少有9次未能躲避电击)的狗的百分数; 此外,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7天后又在往返箱中接受了10次测试,以此来评定实验处理的持续效果。 实验第一阶段结果表明: 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64次电击中,按压镶板以终止电击的行为所花费的时间迅速减少; 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经历了大约30次测试后,不再有按压镶板的行为。 实验第二阶段结果: 后续研究结果 1、虽然此行为不能终止电击,但是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始终不放弃努力,坚持按压镶板的动作。 2、在后一阶段的往返箱测试中,它们都成功地学会了躲避电击的行为。 不同于动物之处—— 1、替代性无助 (媒体的巨大影响力) 2、群体性无助 (是否可以认为复杂的组织乃至社会都处于某种习得性无助?) 小结—— 塞利格曼挑战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动物学习有认知的成分,而当时几乎所有的人人都不认同这一观点,因此他也遭受了严厉的指责,但是他没有就此屈服或放弃,而是坚持不懈进过严格的实验操作和论证,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最终,他得出动物学习也包含认知、动机和情绪的成分,并把这一观点沿用到人类身上,提出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并运用该理论探索治愈人类心理顽疾——抑郁症,取得显著成效。 心理学的3 大使命—— 1998 年,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塞利格曼指出心理学的三大使命: 一、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患 二、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三、鉴别和培养天才 positive psychology 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 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二、塞利格曼的幸福公式 H=S+C+V H:总幸福指数 S:先天遗传素质 C:后天环境 V:能主动控制的心理能量 例证:1、双生子研究 2、兰格——疗养院死亡率研究 四、塞利格曼的跨文化研究 五、积极心理学的治疗手段 友情推荐—— 《习得性无助》 《真实的幸福》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出乐观的孩子》 行为主义VS习得性无助 广泛 局限 学习的迁移 预期 反应 习得了什么 认知 自动 联结过程 关联性 接近性 学习的关键因素 习得性无助 S——R理论 积极心理学的革命 一对父女间的著名对话 这一天改变了赛利格曼的生活。他意识到三件重要的事情—— 于是,他下决心改变自己。 这一转变也预示着塞利格曼理论研究的转折。 Seligman在世界心理学大会的发言 “既然压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