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课_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
1.背景: 政治: 经济: 外交: 2.开始: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行政管理、经济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体制僵化、官僚主义、民族矛盾尖锐 美苏争霸、对外扩张、国际形象受损 (政治、经济、外交) 1985年 内容 问 题 经济 政治 3.内容和问题:经济和政治领域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改革的重点。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多元化。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激化矛盾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3)结果:苏联改革进入误区,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上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和民族矛盾。 ②内部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非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道路是复杂的艰难的曲折的!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建设要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基本目标。 3.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改革来自我完善,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5.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但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给赫鲁晓夫的信: “……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许多城市的商店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我们,俄罗斯,从新西兰搞肉!一无所有……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一、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 材料二: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 ①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材料一: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赫鲁晓夫 苏共“二十大”现场 ②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地位日益巩固,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③1956年苏共“二十大” 闭幕后,赫鲁晓夫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秘密报告,破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 (1)农业(重点): ①实行收购制 ②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玉米运动) (2)工业: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2. 改革内容 欢送出发垦荒的青年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进口。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制成发射成功 3、改革成效 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东方一号” 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实验室装修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 VIP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B级法兰锻制-作业指导书生产用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汇编.doc VIP
- T_ZJAF 13.1-2023 公共视频资源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第四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新课标卷)+解析及答案001.docx VIP
-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pdf VIP
- 《吸入装置使用》课件.pptx VIP
- 患者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培训.pptx VIP
- IT运维管理制度流程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