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核果类病害[教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核果类病害[教学]

第十四章 核果类果树病害(2学时) ? 教学内容要点及难点: 1.? HYPERLINK 6/nyzwblx/jpkch/taosuye.htm 桃缩叶病 Peach Leaf Curl 2. HYPERLINK 6/nyzwblx/jpkch/taochuankong.htm 桃穿孔病 Peach Foration 3. HYPERLINK 6/nyzwblx/jpkch/taogenai.htm 桃根癌病 Peach Root Knot 4. HYPERLINK 6/nyzwblx/jpkch/taoshufulan.htm 桃树腐烂病 Peach Valsa Canker 5. HYPERLINK 6/nyzwblx/jpkch/taolixing.htm 桃杏李褐腐病 Stone Fruits Brown Rot 桃缩叶病的症状及病害特点、病害循环及防治技术。 桃穿孔病、桃根癌病、桃树腐烂病、桃杏李褐腐病发生特点及防治要点。 疮痂1.jpg 炭疽.jpg 桃褐腐病.jpg 桃黑星病.jpg 桃僵果病.jpg 桃僵果病1.jpg 桃缺铁.jpg 桃缩叶病Peach Leaf Curl ? 桃缩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世纪初欧洲首先报道,我国最早记载是19世纪末。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春季潮湿的沿江河湖海等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内陆干旱地区发生很少。桃树染病引起叶片肿胀皱缩,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影响当年产量和次年的花芽分化。寄主除桃树外,还有和桃近缘的油桃、巴丹杏等。 症状 HYPERLINK 6/nyzwblx/jpkch/gstp/tao/tao1/index.htm (相关图片) 主要危害幼嫩组织,其中以嫩叶为主,嫩梢、花、和幼果亦可受害。春季嫩叶刚从受侵芽鳞抽出即可受害,表现为病叶变厚肿胀,卷曲变形,颜色发红。随叶片逐渐展开,卷曲程度也随之加重,病叶明显肿大肥厚,皱缩扭曲,质地变脆,呈红褐色,上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囊层)。以后病叶变褐、枯焦、脱落。落叶后,腋芽萌发抽出的新叶不在受害,但常引起夏芽生长,严重时病稍扭曲,生长停滞,最后整枝枯死。花及幼果受害,花瓣肥大变长,大多脱落;病果畸形,表面龟裂,容易早落。 病原 病原为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asme,属子囊亚门外囊菌属。子囊裸生,栅状排列成子实层。子囊圆筒形,上宽下窄,顶端扁平,大小25~40μm×8~12μm,内生4~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圆形或圆形,大小6~9μm×5~7μm。子囊孢子在子囊内芽殖形成芽孢子。芽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大小2.5~?6.0μm×4.5μm。薄壁的芽孢子可直接再芽殖,厚壁的芽孢子可休眠。在老的培养基和病枝表面,病菌形成厚壁芽孢子。病菌形成厚壁芽孢子。病菌在培养基上形成酵母状菌落。病菌的菌丝为双核,子囊孢子、芽孢子为单核,双核阶段营寄生生活,单核阶段营腐生生活。病原菌的生长温度为10~30℃,适温为20℃。对寄主侵染适温为10~16℃,最低7℃ 。厚壁芽孢子耐寒,存活时间长,在30 ℃时,可存活140d,较低温时为315d,在果园可存活1年以上。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子囊孢子在桃芽鳞片和树皮上越夏,以厚壁的芽孢子越冬。芽孢子也可在土中越冬。翌年春桃树萌芽时,芽孢子萌发,直接从表皮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正在伸展的嫩叶,进行初侵染。孢子大多从叶背面侵入叶组织。侵入叶肉组织中的菌丝大量繁殖,分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寄主细胞异常分裂,使胞壁加厚。叶肉栅状组织的细胞作垂直方向分裂。因此,病叶较正常叶片大两倍以上,叶肉变厚,皱缩,变色,质脆。发病中期,病叶表面出现灰白色粉状子囊层,产生子囊孢子和芽孢子,条件适宜继续芽殖,偶尔发生再侵染,但危害不明显。一般不发生再侵染。病害一般在4越上旬展叶后开始发生,5月份为发病盛期,6月以后气温升至20℃以上病害即停止发展。 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春季桃芽膨大和展叶期,由于叶片幼嫩易被感染,如遇10~16℃左右冷凉潮湿的阴雨天气,往往促使该病流行;春季温暖干旱则发病较轻。气温超过24℃,不利于病菌的生长,而且叶组织对病菌的抗性也增大,病害发生少。一般沿江湖地区和地势低洼的果园发病重。 一般早熟品种发病重,晚熟品种发病轻。严重感病的品种有金桃、爱尔巴特、传十郎等;较易感病的品种有白桃;极少感病的品种有士用、福鲁克土多库伦士利、福鲁柯士美依等;不感病的品种有蟠桃。 病害控制 1.药剂防治 桃树花芽刚露红但尚未展开前,喷石硫合剂。喷药质量如能掌握好,桃树发芽后一般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