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___婚姻丧葬.ppt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讲 婚姻丧葬 婚姻丧葬是人生的大事。但不是个人的私事,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涉及到亲属家族,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古今中外对此无不重视,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礼仪之邦更是如此,制定成套礼仪习俗规范,世代影响人们的生活,注入了历史人文特征。 一、 婚姻习俗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概括出人类的社会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而婚姻就是实现第二种生产的主要方式,因此人类社会任何形式的婚姻都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不管当事人是否意识到,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化到文明,婚姻也形成一个漫长的形成演变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婚姻史就是从婚姻的角度来观察社会的文化史。 (一)婚姻的起源与演变 1、起源 “婚姻”:婚同“昏”是昏时迎娶的意思。“娶”同“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姻”是因为男而嫁的意思。媳妇:媳对么婆而言,妇对丈夫而言。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把世界范围内的婚形姻态为五中形式。 第一 族内群婚(血缘群婚) 第二 族外群婚 第三 对偶婚 第四一夫多妻制(媵妾制)“奴隶”(隶属于他人的女子)。 媵妾制:以主嫁女子的嫡长子女来陪嫁,主嫁的是正妻, 陪嫁的媵,媵的地位低于妻,高于妾。 第五 一夫一妻制 2、婚姻的变体: (1)收继婚(转房婚):兄死妻嫂,父死妻妾,是氏族社会的群婚,最终目的是财产不外流。 (2)养媳制:可追溯到媵妾制,很小便陪嫁,从而形成养媳,童养媳。 (3)典妻制:将妻女典当给别人为妻,某取钱财。 (4)冥婚制:订婚双方,男方故去,另一方殉情式与灵牌结守。 (5)换婚制:贫困农村,免去财礼,双方同时要妇嫁女 (6)赘婚制:(上门女婿) (二)??婚嫁礼仪及其沿革 1、六礼:始于周朝 (1)?纳采:请媒人去女方家求亲。送大雁:男女和顺,南迁北返顺手阴阳,雁雌雄固定。 (2)?问名:由媒人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是否相克。 (3)?纳吉:定亲,问名后由巫师卜卦,卦到吉利即可相配,凶兆告吹。 (4)?纳征:下聘礼,彩礼,定礼 (5)?请期:请期商议婚礼日期 (6)迎亲: 2、结发:属于婚俗一个特定的内容,女子在纳吉之后要用五彩丝带把头发扎起来,到结婚那天,由男子亲自解下丝带作为婚姻关系的信物。 ? (三)?? 少数民族婚俗 1、转房婚: 2、阿注婚: 3、“抢夺婚” 4、“哭嫁” 二、丧葬  古代中原地区以棺材土葬为主,儒家主张隆重,墨家主张节俭。丧葬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而仪式往往很隆重,是我国“礼”的一部分,称为“葬礼”。 (一)丧葬史: 1、远古社会: 人死后并不埋葬,后来产生了灵魂不死,认为人死了灵魂还活着,它可以保佑生者,由此衍生出复杂的祭祀和葬丧制度。   最初的丧葬方式很简单,古书上叫“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到了氏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个氏族的死者集中葬在公共的墓地,死者的头朝着一个方向,以表明他们是同一血缘关系,如果氏族要迁移,墓地也要迁移。于是有所谓二次葬,或者叫“复葬”。 2、奴隶制社会: 丧葬方式上出现了等级区别。 (1)人殉制度:《墨子 节葬〉〉里记载了战国时代的人殉制度,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士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2)“佣”的出现: (二) 丧葬方式 1、 土葬: 2、 火葬:始于先秦(西北地区的民族)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百姓中实行火葬。但中国的儒家重视伦理道德,认为火葬碍于孝道,所以封建统治者还是命令禁止火葬。 3、悬棺葬:把棺木高高悬于崖壁的木桩上或洞穴里。迷信灵魂升天,认为把棺木放得越高,灵魂就越容易升天。 4、天葬: 蒙古族的天葬: 藏族的天葬: 5、水葬:瑶族,将尸体投入江河之中。 6、石棺葬:用石板或石块筑成长方形的棺材,置于地面即为墓地,据今年来的学术研究,这起于古人对石的崇拜。 7、草原石人和“杀人石” (三)祭祀: 1、七七离:逢七或七的倍数的日子要祭典,散孝,起于明代,凡来吊丧的人都要给其撕一缕白布,发展为后来的小白花。 烧纸钱,起于六朝。 2 、灵牌:由古代祭祀的“尸”演变而来。 “尸”: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一般由死者的孙子或孙女来当,穿死的衣物受祭,早被接近,晚被送出。 (四)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