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园沟通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赢的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是每一位教师关注的一件大事,是新教师成长的关键之一。 面对的挑战:与各种各样不同需要和性格的家长打交道。 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不了解沟通对象——孩子与家长各自的特点。 问题二:对不同孩子、不同家长、不同沟通内容不知该采取何种沟通方式,实现沟通的针对性、适宜性。 问题三:沟通形式不够丰富。往往全体多于个体,沟通人际密度太小,导致沟而不通。 困惑:该怎样与家长沟通,得到信任和尊重。 一、把握与家长的几个关键: 1.认同家长眼中的孩子 视频分析:从这段视屏你有什么体会?你想到的是什么? 2.掌握家长的内心需要 案例:一封家长来信 3.真诚、主动和积极 理解家长的育儿焦虑,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表示重视,若不能满足也能提出合理的理由,用建议而不是命令或指责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养育和教育孩子地方法 二、熟悉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家园栏(家园天地) 家园联系本(幼儿成长档案) 家访 家长接待日 每日接送环节 家园信箱(留言本) 家园平台 家长会(包括家长沙龙、家长见面会) 半日开放 家园联系小报等。 三、积累与家长沟通的经验 (一)与家长沟通要把握“二戒三要” (二)与家长沟通要涉及实质性内容 (三)与家长沟通要懂得以静制动 (四)与家长沟通要注意说活的方式 (五)与家长沟通注重合理指导 (六)与家长沟通要学会倾听 (七)与家长沟通要关注场合 (一)与家长沟通要把握“二戒三要” 案例:不讲理的奶奶 “二戒” 1.戒盲目迁就,因害怕起冲突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只顾眼前,不计后果。 2.戒直言不讳,直率的指责家长,从而导致正面冲突,使谈话陷入僵局。 “三要” 1.要学会自我反思,即使家长表现的蛮狠不讲理,也要思考事件的前因后果,自我反省,寻找自身原因,以赢得家长的信任。 2.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心情,以真诚感动家长,为沟通做好铺垫。 3.要注意沟通技巧,厘清是非、清除分歧,让家长认同我们的理念,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二)与家长沟通要涉及实质性内容 案例:这老师不称职 让家长感受到你眼中有他的孩子 每天在幼儿的生活环节中特别关注2-3名幼儿,如:喝水的行为、吃饭的习惯、睡眠的喜好及当天的突发情况,也可针对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进行观察(小年龄:吃饭、睡眠;中大班的交往、行为、爱好、认知等),并在心中做好记录,作为与家长沟通的素材。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准备好,可以让你在面对家长时不会手足无措,无话可谈。 三言两语或一句话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当天的情况,可以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 (三)与家长沟通要懂得以静制动 案例:面对生气的妈妈 调控对方激烈的情绪,使之平静、争取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 当家长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老师不应以怒制怒,正面冲突,而应以静制动,将安抚、稳定家长情绪的工作放在首位。 案例中: 教师运用角色置换法,以理解、商讨的心态面对家长,真诚地理解家长情绪的突发状态,承认家长情绪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背景,这为有效稳定情绪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度”保障。 教师主动地去体验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把他的情绪释放给老师时,应激情绪的强度就会减弱,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种满足会使他的痛苦程度减轻。 只有当家长情绪稳定了,才有可能冷静思考。这时候教师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矛盾就可能化解,转机就可能出现。 (四)与家长沟通要注意说活的方式 案例:各不一样的家长 语言是艺术,同一句话,有艺术的讲和没艺术的讲,收到的效果不同。 对家长提出配合的要求,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提。如果从体谅家长,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大人就可以省些力,孩子多做做也会变得聪明,这样家长可能就容易接受。也可以先说些孩子进步的地方,再提些希望,这样家长也容易接受。如果一针见血、锋芒毕露的话,家长就不容易接受了。 对待孩子的缺点、问题应持理解、宽容的态度,以此作为反映情况的立足点至关重要。 (五)与家长沟通注重合理指导 案例:沟通四部曲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有责任对家长的教养工作进行指导,而这种指导的基础则是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 第一次沟通 一、以开放式的陈述和非评价式的应答鼓励家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保持积极的倾听态度,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诚恳:“我在听你倾诉”“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很乐意和你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三、在倾听的同时,教师还加入了具有积极暗示作用的体态语,如点头、微笑等,以及用一些简短的肯定语给予回应,如“是的”“是这样啊”,即使是“嗯”“哦”的应答声也能向家长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 第二次沟通 这次沟通,教师有意安排在一种自然、开放的状态下进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