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肾腺瘤的影像特点课件
* * 后肾腺瘤的影像特点 * 后肾腺瘤是来源于后肾组织的良性肿瘤,在组织起源上通常认为系肾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组织发生的肿瘤。 最早由Brisigotti于1992年提出并命名。1998年WHO将其列入肾脏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包括肾嗜酸细胞腺瘤、肾乳头状腺瘤、后肾腺瘤,以后肾腺瘤最为罕见,约占成人肾脏上皮样肿瘤的0.2%。 2004年WHO将后肾腺瘤、后肾腺纤维瘤及后肾间质瘤归为一类,统称为后肾腺瘤。 * 组织学上,后肾腺瘤的瘤细胞较小且大小较一致,胞质少,细胞核无异型性,无或极少核分裂象:组织结构以密集小腺泡或小管状结构最常见,还可见以下几种形态:分支管状结构、乳头状结构和肾小球及花蕾样结构,这些组织学表现可能与部分肾母细胞瘤及部分肾乳头状癌重叠。 病理特征 * 后肾腺瘤病因不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50-60岁多发,女性多见,男女比约1:2.5; 临床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多因其他疾病变诊发现 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多无异常;有报道约12%的后肾腺瘤患者有红细胞增多症,认为与肿瘤细胞产生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他多种因子有关。 临床表现 * 关于后肾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只限于个例报道,无特异性 CT表现:边界清楚,密度均匀 外生性生长 平扫稍低至稍高密度 可有少量钙化 少血供,延迟强化。 影像表现 * 病例一 男,55岁,1周前体检发现左肾肿块,无明显不适。 * 实验室检查 AFP、CEA正常 尿常规 潜血(++),余正常 血常规正常 * CT平扫 * 动脉期 * 静脉期 * 延迟期 * * 各期对比 * 手术所见 * * 病例二:女,73岁,后肾腺瘤 * 影像特点 外突实质性肿块,肿块有钙化 髓质期强化明显,提示延迟强化 * 鉴别诊断 * 多数肾癌富血供,其典型的“速升速降”强化特征及恶性肿瘤征象与后肾腺瘤鉴别容易: 少血供肾癌较少,如乳头状癌,其血供少,CT增强呈不均匀或较均匀中度强化,与后肾腺瘤鉴别困难,结合临床病史有一定帮助。 1、少血供肾癌 * 肾乳头状癌-少血供 * * 2、 富血供肾癌-肾透明细胞癌 * 3、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为最常见的肾脏良性错构瘤性肿块,其内典型脂肪成分可明确诊断 * 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4、肾嗜酸细胞瘤 多位于肾皮质部,CT表现为肾轮廓局部隆起,表面光滑。 CT平扫肿瘤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一般无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髓质期强化程度减低,低于肾实质。“中央星芒状瘢痕”和“轮辐状”强化被认为是肾嗜酸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但近来认为嫌色细胞癌也会出现该现象。 * 肾嗜酸细胞瘤 * 肾嗜酸细胞瘤 * 位于肾皮质的类圆形肿瘤,内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以髓质期限强化明显,需考虑后肾腺瘤的可能,但最终确诊依靠病理。 小结 谢谢! * 森村 晋哉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