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伦理学导论(一)
* * 羅爾斯(John Rawls)是當代論述社會正義最重要的哲學家,其正義理論中最核心的基石是: 社會是自由平等公民之間的一個公平合作體系。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強調社會成員之間的共同命運、唇齒相依。所以、 「照顧社會最差階級」成為其正義理論中檢驗社會制度是否正義的一項標準。 換言之、有正義感的公民會從弱勢團體角度,作為決定或支持公共政策的依據。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如果上述的觀察是可信的,強化面對道德問題的理性思辨能力,似乎是改善當前功利主義價值觀的根本之道,而這就是倫理學所能扮演的角色。 過去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傳統式的威權社會,高壓式教育配合懲罰體制,確實可以使人們在習慣性制約下遵守道德要求。所以、傳統社會具有相當大的道德約束力。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解嚴後、臺灣變成一個開放自由的社會。一個不太懂得「自由」邏輯的社會,最容易把「自由」當成合法自私的工具。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成為「自由」最流行的解釋,這也是我們的道德淪落到類似自然狀態的原因。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當前、我們正處於解構權威的社會環境之中,傳統的道德教條由於失去舊有權威的護持,無法發揮教化的功能。 因此、透過「說理」的方式,激發人們對道德規範的爭辯,應該比較能培養理性思考能力。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當前、我們正處於解構權威的社會環境之中,你認為透過「說理」的方式,真可以激發人們的道德觀嗎?why ? 雖然、哲學理論最大的特點就是找不到大家都認可的正確答案,但是如果「美好人生是什麼?」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又如何期待倫理學會有標準答案? 但是、從不同的倫理主張所提供的不同解答;其實可以開拓我們觀看事情的視野和深度,也可以豐富我們生命的內容。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在功利主義的流風下,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我只要自己過得好,何必管別人死活?」 但是:「有錢人可以唱KTV,窮人可能縱火燒KTV。」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只要生存在同一塊土地上,我們的命運其實是連在一起的;讓社會上每一個人活得有希望,我們大家才會活得很安心。 隨著科技發展,事業、效率成為主流價值、人逐漸被社會物化;倫理學可以促使人重新回到人的本質,找回追尋幸福的基本方向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 * * 2005年1月10號凌晨1時50分,台北仁愛醫院急診室接獲一名4歲邱姓女童,當時這個小妹妹意識模糊,昏迷指數7,心跳正常,後來因院方宣稱沒有病床而送至台中梧棲的兒童綜合醫院,送達時間是上午7時30分,8時緊急開刀,在右腦取出80cc的血塊,昏迷指數4,有生命危險,經過幾日搶救,於20日宣布腦死。全國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台北市,竟容不下一個4歲女童。這個人球事件震驚全臺,社會各界對人愛醫院的醫德大加撻伐。但是如果仔細想一想,難道只有醫生沒有醫德?其實台灣在任何一個行業或角落,哪裡「不缺德」? 幾乎每年過年前後都會傳出販售病死豬事件,這只是因為這時候政府單位的查驗比較積極,其實這個問題平時就存在。根據2005年2月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的統計,全臺每年大約有7萬頭病死豬、約875萬公斤的豬肉流入市面;這些生病時都打入抗生素的病死豬,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民眾的肚子。 養豬戶不甘虧損,不顧消費者的健康,只求將病死豬脫手撈本;賣金針者為了讓其貨品亮麗,以便賣個好價錢,添加過量的防腐劑,完全沒有想到食用者的身體健康,這和拒收邱小妹的醫生在道德上又有何差別? 現在社會大致小康,但都會區居民幾乎家家必須裝設鐵窗,公寓大樓中的鄰居也形同陌生人。夜歸的婦女如果經過黑暗巷弄,最怕看到的不是會咬人的野狗,而是人,因為對她的傷害絕對比狗來得可怕。 換句話說,我們已經變成一個人怕人的社會,傳統中國社會的溫柔敦厚,幾乎完全被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取代,而道德淪喪應該是社會許多悲慘事件的主因。 * * * * * * * * * * * * * * * * * * * * 環保新聞與倫理 倫理學導論 環保新聞與倫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