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针治疗慢性脏痛机制研究进展与趋势林春主任精要课件
电针治疗慢性痛机制研究进展与趋势 福建医科大学疼痛研究室 林 春 2007.9.28 有关背景 疼痛研究是现代科学前沿之一,它 涉及到神经生物、生理、生化、病理学、药理学、骨科、神经科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基础和临床学科。 有关背景--疼痛学发展史 古埃及(公元前1500年)大麻、婴粟 扁鹊 针灸、按摩 《黄帝内经》 针刺镇痛疗法(公元前457-227年) 1930-1945 现代疼痛治疗发展 有关背景--疼痛学发展史 人类对疼痛的探索已有漫长的历史,近几十年来由于神经科学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对痛的认识已经扩展至细胞和分子水平,但痛本质至今仍是难解之迷。 痛是一种自身保护机制,但过度痛反应能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重者甚至导致休克、死亡。 疼痛研究是现代医学中极其活跃的领域 关于痛本质的研究进展 闸门控制学说(1965) 阿片受体的存在 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性质的差别 闸门控制学说 设想在脊髓后角存在一种神经调节机制,神经信息冲动流诱发痛知觉和痛反应前就受到闸门控制。闸门开或关取决于粗\细神经纤维(C纤维与Aδ纤维)之间的相对活动状态以及来自大脑的下行性影响。 闸门控制学说 该学说强调兴奋性和抑制性影响的动态平衡,包括脊髓水平、脑水平的相互反馈作用,认为疼痛的控制是通过正常的生理活动加强而实现,主要是通过激活抑制系统来达到控痛。 仍存许多未知过程待探索 关于痛本质的研究进展 该学说对痛本质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由此触发了在痛研究领域内神经科学一系列新进展。 从脑干部位发出一个下行通路到达脊髓,抑制后角的伤害感受,这个下行抑制学说被称为“内源性痛觉机制调制系统”,此乃20世纪60年代痛觉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发现之一。 关于痛本质的研究进展 闸门控制学说(1965) 阿片受体的存在 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性质的差别 第三脑室周围组织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是吗啡作用的敏感部位 PAG下行抑制系统至少包括内源性阿片肽,5-HT和NA三种递质系统, ① 激活延髓头端腹侧内侧区的5-HT能神经元,通过脊髓背外侧束下行,在脊髓后角作用于5-HT2受体,抑制伤害性传入纤维的兴奋性; PAG下行抑制系统 ②激活延髓尾部外侧网状核区的NA能神经元,经背外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后角,作用于α2受体抑制后角神经元对伤害感受信息的传递; ③PAG传出纤维直接下行到达脊髓后角,发挥抑制性作用,其神经递质可能是内源性阿片肽(脑啡肽)。 阿片受体的存在 Goldstein和snyder(1973)成功地应用放射受体结合方法确证了阿片受体的存在。其后又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于1993年在瑞典召开的国际麻醉性药物的研究大会上,宣布了三种阿片受体全部克隆成功。 关于痛本质的研究进展 闸门控制学说(1965) 阿片受体的存在 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性质的差别 低频2Hz或高频100Hz电针均引起镇痛但其机理不同。低频电针激活下丘脑弓状核中的β-内啡肽神经元,其神经末稍在PAG释放β-内啡肽,再经过下行通路在脊髓释放 脑啡肽和受体结合后产生镇痛作用; 关于痛本质的研究进展 闸门控制学说(1965) 阿片受体的存在 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性质差别 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性质差别 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性质差别 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性质差别 ④发生机制: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涉及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中枢神经系统三大机制,随着病程的开始和进展可以涉及不同的发生机制。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慢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的观点 针刺镇痛机制的探讨(国内外针刺治疗慢性痛研究现状及趋势) 脊髓的针刺镇痛机制 脑干的针刺镇痛机制 针刺信息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 间脑对针刺镇痛的调控机制 边缘系统和基底节对痛觉调控机制 大脑皮层对针刺镇痛的调制 参与的递质 包括速激肽,P 物质,内阿片肽,脑啡肽β2内啡肽、强啡肽、孤啡肽,胆囊收缩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长抑素,加压素和催产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对镇痛均有明显作用。 另外,一氧化氮、即刻早期基因c-fos 和c-J un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神经营养素家庭,NGF、缓激肽、前列腺素及白细胞三烯等,均属于目前针灸镇痛研究的前沿性活性物质,对研究针刺镇痛有十分重要意义。 针刺治疗慢性内脏痛研究意义 * * T 闸门控制 + - SG + - - + 反应 系统 L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本研修教师手册(校级小课题研修手册).doc VIP
- 广东2024年11月广东省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开招考4名政府雇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2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人教版2019).pptx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导数专题之极值点偏移 课件.pdf VIP
- 富士伺服电机ALPHA5-smart用户手册(全).pdf
- 局放及定位基础.ppt VIP
- 2024燃气物联网NB-IoT智能表的安全芯片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贵州省遵义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T_CBMCA 015-2020 陶瓷岩板产品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