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规律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规律研究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规律研究 -----以几个基本范畴为研究视角 上海司法警官学校 陈庆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从实现途径来看,干部教育培训乃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狠抓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根本性途径。开展规律性研究又恰恰是把握教育培训工作实质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提条件。 【关键词】培训 规律 路径 载体 一、几个基本范畴 (一)培训主体 1、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在培训服务提供上,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培训师资是最为基本的培训主体。如何厘清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之间的关系,孰者为重,事关培训的取向与定位。如若以管理为先,师资队伍则为执行端口,按照管理目标及其要求实施培训任务,体现的是培训的从属性;如果以培训师资为先,管理人员则更多地处在服务地位,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保障,体现的是管理的服务性;折衷者即兼顾管理人员与培训师资的双重主体地位,管理环节要在既定目标确保效率效能的前提下突出服务职能,教学环节要在紧扣培训重点前提下服从管理的目标性规范性要求。 2、教学人员与受训学员。在传统培训中,教学人员往往居于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受训学员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学,学习的主动性往往成为制约培训实效性的软肋,台上“激动”,台下“不动”抑或“少动”。现代教学理论强调,要突出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履行好组织者角色,充当教学“鲢鱼效应”的动力泵,活跃教学氛围,重在教学引导,受训学员要履行好参与者角色,主动思考,善于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教学中与人分享见解,必要时开展互动性的辨析,做到相互启迪互为人师。 (二)培训重点 培训内容以何者为重点涉及到培训的本体问题,本体问题亦即教育培训工作主要致力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把何者置于优先地位,就培训重点而言,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析: 1、理念优先OR实务优先 从性质上讲,理念是导向性认识,属于规律性和趋势性的范畴,对应的范畴位属往往比较高,内涵非常丰富,着眼于揭示培训内在的规律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瞻性。实务则着眼于具体的点,侧重于解决好“HOW TO DO”(怎么做)这一问题,重点关注规范、程序、流程等问题。前者的效用是启迪思考,碰撞思想火花,撒播创新因子,打造智力磁场。后者的效用则是解决具体问题,操作性是其贯穿的逻辑起点与归属。干部教育培训从本质上讲属于职后培训,绝大多数经历了知识积淀,又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技能也得到了锤炼,关注操作性的培训已不是主要问题,而且,操作性培训适宜在岗位履职中的“传、帮、带”途径来加以解决,或者通过考核机制加压于干部自身来加以解决。职后培训的特点决定了,干部培训更需要理念方面的引领,在开拓视野和了解发展前沿上获得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析言之,在培训中应把理念更新置于优先位置。 2、思维优先OR技能优先 “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话题,实则不然,联系到干部教育培训实际工作中,“加强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已成为一句惯常用语,此处的能力素质往往被放在“岗位技能”语境中予以理解和阐释,易言之,培训应专注于解决岗位技能不足这一能力短板。问题的症结在于,对于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乃至一个行业,其岗位设置数量众多,岗位职责千差万别,要通过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师资的有限知识和能力储备解决数量众多岗位的无限培训需求,这实在是一项较为艰巨的挑战性工程。可行的做法是,培训中要致力于职业思维的培育与养成,比如法官判案与警察处置的职业思维与要领截然不同,培训的差异性显而易见,简言之,要把职业思维的培育与养成放在优先位置,对技能的培训也往往是通用技能的培训,要通过职业思维的养成驱动干部本人去主动获取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即实现“授人以渔”的培训目的。 3、方法优先OR知识优先 方法是钥匙,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职后培训的规律特点表明,受训者本身已形成自身惯常的学习思考方法,经历了知识和阅历的双重积淀。单一的传授知识培训过于简单机械,尤其是重复性的知识传授,极易遭致受训者不自觉的抵制和排斥,效果可想而知。比较而言,偏重于方法培训的要旨在于启迪受训者尝试开放性的思考,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引起受训者的高度关注与共鸣,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培训效果。比如机关干部公文写作能力培训,“如何写作”这一问题已在入职前的学历教育阶段得以解决,职后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则升级为“如何写好”,而不是积硅步于“如何写作”。换言之,职后培训要侧重于解决“如何写作”接好“岗位需求地气”,为满足岗位需求储备好更高层次的能力。 (三)基本关系 1、教学与研究 研究以教学为导向,为教学服务。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