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性皮炎课件_7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 定义 本病是多发生于易受摩擦部位以皮肤剧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皮肤病。 西医亦名“慢性单纯苔藓”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 患部皮肤状如牛领之皮,又称为“牛皮癣”; 其好发于颈项部,又称为“摄领疮”; 因其病缠绵顽固,亦称“顽癣” 特点 皮损为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 搔抓后皮肤肥厚 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化。 古文献记载 中医病因病机 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 颈项多汗,衣领摩擦刺激 肌肤肥厚 久病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养 血虚肝旺,情志不遂 紧张劳累,心火上炎 总诱发因素:七情内伤,摩擦刺激 总的病机:肝经郁热,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气血凝滞。 西医病因 病因:不明确 精神因素:疲劳、紧张、焦虑、情绪易激动 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搔抓、摩擦、日晒、食辛辣、饮酒等 发病机理 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致受累部位的持久潜在瘙痒和“痒觉兴奋过度(Intch hyperexcitability)”引起反复摩擦和(或)搔抓所致。 潜在性瘙痒是一种器质性感觉神经病( organic sensory neuropathy) 临床表现 局限型 (1)年龄:中青年多。 (2)部位:仅见颈后侧或小腿、腕、踝、肘部、腰骶、眼睑、外耳、会阴等局部。 (3)自觉症状: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加剧 (4)皮损:扁平丘疹, 境界清楚损害,苔藓样变 播散型: (1)年龄:成年人、老年人 (2)皮损:泛发全身,苔藓样变、色素沉着 临床表现 皮损:扁平丘疹,干燥坚实皮色正常或淡褐色,表面光泽;日久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成席纹状。经常搔抓后呈苔藓化。 自觉症状:阵发性奇痒,被衣领摩擦、情绪波动时瘙痒加剧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 Neurodermatitis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 诊断要点 年龄:青、壮年。 季节:夏季加剧,冬天缓解。 病程:慢性经过,时轻时重 。 部位:大多数颈项部、额部,其次为尾骶、肘窝、腘窝,亦可见于四肢摩擦部位,上眼睑,外阴、腹股沟、肛周。 皮损:苔藓样变 鉴别诊断 慢性湿疮(chronic eczema) 皮肤淀粉样变(amyloidose) 白疕 (psoriasis) 病史、病因、好发部位、皮损特点、演变 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的鉴别 皮肤淀粉样变 Lichen amyloidose 辨证论治 肝经化火 主证:皮肤干燥、粗燥、增厚。剧烈瘙痒,搔抓后潮红,血痂多。伴口干、心烦、失眠、易怒,情绪波动时加重,舌红苔微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 风湿蕴肤 主证:皮肤淡褐色斑片,粗糙肥厚,剧痒时作,夜晚尤甚,苔薄白或白腻,脉濡而缓。 治法:疏风利湿 方药:消风散加减 血虚风燥 主证:皮肤粗燥、色灰白,抓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 方药:四物消风饮或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法 肝经化火,风湿蕴肤:用三黄洗剂外搽,每天3~4次 血虚风燥:用5%-10%硫磺霜外敷,每天2次;疯油膏加热烘疗法。 羊蹄根散:(羊蹄根:枯杋按 4:1,醋调搽患处,每天1~2次 其他疗法 发疱疗法: 划痕疗法 药烘疗法 针刺 穴位注射 梅花针 经验之谈 皮损以干燥、粗糙、肥厚、瘙痒为特征,发病与风、燥、血虚、血瘀关系密切,治疗以搜风、润燥、养血、活血化瘀常用 由于其瘙痒以夜间为甚,重镇宁心安神药:珍珠母、代赭石、生龙牡、合欢皮、酸枣仁等常用 夹湿热者:佐以土茯苓、生地、白癣皮、苦参等 西医治疗 解除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刺激食物;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 镇静、安定药和抗组织胺药物 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谷维素 10mg,tid、复合维生素B等 局部治疗:外用各种止痒酒精、激素类软膏、溶液、硬膏;顽固者可考虑泼尼松龙皮疹内局部封闭治疗3-4周1次 。 复习提纲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病机,皮疹特点,诊断要点 神经性皮炎如何与慢性湿疮相鉴别 神经性皮炎的辨证论治 《诸病源候论.摄领疮候》“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 《外科正宗》“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 肌肤肥厚 气血运行失职 凝滞肌肤 慢性经过,时轻时重,干燥。 可急性发作,湿性倾向。 演变 多角型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苔藓样变。 圆顶丘疹,米粒至粟粒大小,融合成片,浸润肥厚,色素沉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