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词_王力古代汉语.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否定词_王力古代汉语.ppt

否定词 古代汉语否定词的分类 副词: 不 弗 毋 勿 未 否 非 無(不要) 动词: 無(无) 代词: 莫 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不(一)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四》) 不问马。(《论语·乡党》)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忧”、“惑”、“惧”、“闻”、“问”、“厚”的词性? 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不(二)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君”、“才”、“器”怎么理解? 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弗(一)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四》)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弗(二)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福”怎么理解? 罕见用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孟子·告子上》) “不”、“弗”用法图示 表“禁令性否定”的否定副词:毋(無);勿 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 毋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毋+Vt+(O) 无 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左传·成公二年》) 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无+V+(O) 勿(一) 禁令性否定: 勿+Vt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孟子·梁惠王下》) 勿+Vt+O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勿(二) 一般性否定: 勿+Vt 齐侯欲勿许。(《左传·襄公三年》) 勿+Vt+O 鲁人欲勿殇童汪踦。(《礼记·檀弓下》) “毋、勿、无”用法图示 将然性否定“未” 表示事情没有实现。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 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宣公二年》) 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未”的语义重点 重点一: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重点二: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未”表示委婉否定 类似于“不”。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四》)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已然性否定“未尝” “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否定过去。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战国策·齐策四》)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 否(一) 语义与“然”对立,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滕文公上》) 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夫抎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战国策·齐策四》) 否(二) 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现代汉语书面语言常用的“是否”、“能否”、“可否”等,保留了这种用法。 非(匪)(一) 特点:否定整个谓语。 在判断句中,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见判断句讲解) 写作“匪”的例证如: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 非(匪)(二) 在叙述句中,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认,往往具有撇开的作用。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 非(匪)(三) 在叙述句中,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认,有假设的意味,义为“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