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docVIP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分析 1.前言 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从国有企业改制发展起来的。迄今,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放权让利的阶段。首先从四川开始试点,逐步扩大到全国。 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87年党的是十三大,是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阶段。这一阶段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权可以与所有权相分离,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比较深入,但承包制也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 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国有企业治理整顿阶段。 第四阶段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至今,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这一阶段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自主经营、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为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我国的上市公司由此产生和发展。最初,我国的上市公司以国有成分为主,民营企业难以上市融资,近几年有所改善。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企业发展的现实,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激励机制不尽合理,经营层的积极性也没有有效调动起来。蓝田股份、猴王股份、郑百文、亿安科技等暴露出来的问题,无一不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源于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公司治理最早见于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nas)所著的《现代公司与私人产权》一书中。我们知道,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控制权由所有者转移到了经营者手中,经营者在所有者的授权委托下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这就产生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一般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差异,为了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不被侵害,制定二者之间的契约制度,并在企业内部构建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于是就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一些著名的大公司相继倒闭,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掀起了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高潮。进入九十年代,公司治理问题更是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区域资本市场暴跌,更加推动了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各国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及国际机构纷纷加入推动全球公司治理运动的行列。1999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9个成员国认识到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构造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监视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他们在总结各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各组织和机构的意见,最终一致投票通过了执行《OECD公司治理原则》的决议,该原则同时受到了西方七国领导人的欢迎,这大大促进了全球对公司治理研究的热潮。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的世通事件、安然事件、安达信丑闻等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视。 国内公司治理的研究从九十年代开始。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企业而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己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这使得公司治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五界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形成的企业管理机制和市场体系,我国企业的治理水平还比较低,急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吴敬琏在1993年发表在《改革》杂志中的文章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改造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股权结构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股权结构是治理结构的基础,治理结构是股权结构的实现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治理结构,导致不同的企业绩效。本文拟从股权结构着手,重点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度及其影响。 2.公司治理公司治理3.1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关系 3.2.1股权集中度 3)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权竞争 经理市场的存在或经理更换的压力,是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的重要原因。股权高度集中时,经理层的任命容易被绝对控股股东操纵,他所委派的代理人不大可能在与其他人争夺代理权的过程中失利,从而削弱了代理权的竞争性。除非该代理人己不被控股股东所信任,他才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