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于静简要事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于静简要事迹

辽宁 于 静 于 静,1971年11月出生,汉族,技校学历,中共党员,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高级技师。 于静作为公司唯一的女高级电焊技师,她没有太多言语,平静淡泊的外表却藏着一颗对职业高度热爱,对事业高度负责的心。多年以来,怀着对机车事业的无尽热爱,在艰苦的焊接岗位上,与男职工一样摸爬滚打,不骄不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以永不言败的韧劲,默默奋斗的拼劲,勇于开拓的钻劲,使自己从一名技校生锻炼成为大连市技术标兵,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女职工,成长为一名大连市劳动模范和辽宁省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中国北车十大女杰,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2012年大连市第八届电焊大赛第一名,大连市“技术标兵”,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辽宁省五一巾帼标兵,2016年3月,荣获“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积极进取,苦练电焊基本功 1991年,于静毕业于大连机车技师学院,分配到了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刚入行,于静就暗下决心,努力要把活干好。理论欠缺,她就自己买来《焊工理论》等书籍学习;实践不行,她就利用工余时间抓紧练习。别人在聊天休息,她在埋头练活,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主动向老师傅请教,学习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很快地,她就“能顶人干活儿了”,成为同期进厂青年中的佼佼者。经过不断学习,她很快获得了电焊工中级证书、高级证书,各种大赛中越来越经常地看到她的名字和身影。在一次公司的技术能手大赛,她得了全公司第一名。成绩面前,于静给自己确立了更高的目标——冲刺工人技师、甚至是高级工人技师。当时,她的女儿也到了冲刺中考的时候。有心的于静和女儿开赛,竞赛的目标就是:一个要进入重点高中,一个要拿到高级技师的资格。当女儿拿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时,于静也实现了自己的又一个目标:成为公司仅有的一名女电焊高级工人技师。 攻坚克难,高水准完成每一条焊缝 工作中,于静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每条焊缝都干成精品,像雕琢艺术品一样细心打磨焊缝、清理焊渣,她的焊缝被质量专检人员定为信得过焊缝,单位领导也十分放心将焊接关键部位和难度较高的焊缝交给她。 一次,一个电力机车油箱进行焊接,油箱表面箱板的焊缝长达一米多,要求焊缝高低均匀、平直美观,还要登高作业,很多男职工都望而却步。她却主动请缨冲了上去,她不顾自己有网球肘的毛病,冒着随时沉落的危险,一脚踩在凳子上,一脚踏在工件上,艰难地施焊。工作到一半时,有伤的胳膊疼痛难忍,止不住地就要发抖,她用极大的毅力控制着疼痛的肌肉,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焊缝近乎完美。 电力机车油箱底部共有8个用于安装变压器的高约170mm的安装座,按要求这8个安装座必须保证在一个水平面,才能确保变压器的平稳安装,这要求电焊工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焊角大小、焊缝长度丝毫不能偏离图纸要求。而这8个安装座所在位置又十分蹩脚,处于箱体内底部,与箱壁内侧间隔不到120毫米,预留的工作区域十分狭小。施焊时,为了选好角度,于静甚至将脸贴到箱壁上,高高擎起右臂选择合适的姿势一次焊接成型。可即使带着厚厚的防尘面具,焊接的粉尘和烟雾还是会扑面而来。焊完一条焊缝,满脸黑灰,胳膊酸痛。但追求完美的她,还将脸紧紧贴在满是灰尘的油箱箱壁上仔细检查,生怕焊缝成型不美观,质量不达标。 勇于实践,大胆进行技术创新 近年来,公司机车新产品产量骤增,有缅甸机车、南非机车、160公里机车、200公里机车、4400马力机车、8轴机车等多种出口机车和机车新产品同时交叉生产,生产任务和技术要求是空前的。面对标准高、数量多的焊接任务,于静勇于实践,哪里需要哪里出现,哪里有困难哪里上。 2015年,公司承担着电力机车牵引杆的返修和新造生产任务,牵引杆作为机车钢结构的主要承载构件,它是连接机车车体与转向架的唯一载体,对焊缝的强度与韧性要求极高,对焊接方法及焊接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不到50%,面对从未有过的任务量和严标准,于静迎难而上,服从安排,接手新任务,凭借精湛焊接技术和多年养成的多学、多看、多问、多思考、多练活的好习惯,边干边总结,针对焊接问题查找相关的焊接资料,采取将原有的牵引杆焊接起焊点由倾斜改为垂直,控制不同焊接部位的焊接速度,注重多层多道焊每一层的缓冷焊接和打磨质量,极大地提高了焊接质量,使原有的双侧未融合缺陷极少出现,X射线探伤合格率达90%以上,随着焊缝质量的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于静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针对庞巴迪机车油箱箱沿法兰框组对焊接时产生变形的情况,认真分析,反复调试,制作了反变形工装胎,解决了生产难题。在大干4400马力机车时,针对原有的焊接程序繁琐,焊后质量难以达标的现状,她通过对工件测量分析,自制胎具,提高了焊接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新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