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冉绍尔-汤森效应试验中选取加速电压与确保阴极温度恒定0530111陆
冉绍尔-汤森效应实验中选取加速电压与确保阴极温度恒定
0530111 陆曦
摘要: 冉绍尔-汤森效应实验中几何因子的恒定保证不同温度下所的两组数据的相关性,而调整灯丝电压时加速电压的选取会影响全程几何因子的恒定,本文将研究如何选取加速电压,并讨论这一问题的成因。
关键词: 几何因子 加速电压 阴极电流
引言
1921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冉绍尔发现在电子与氩原子的碰撞中,电子能量从100eV到1eV过程中,电子能量较高时氩原子的散射面虽电子能量降低增大,当电子能量~10eV时氩原子的散射面虽电子能量降低而迅速减小。
1922年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J·S汤森发现电子以极慢(~10^6m/s)速度在氩原子中运动时,电子自由程特别长,能量~0.37eV时出现极大值,能量降低到~0.2eV时,散射截面极小值,且接近零。
这两个现象是不符合经典的气体运动论的。
在处理电子与原子或亚原子的碰撞问题,利用统计的方法。假设B粒子杂乱分布在薄平面上,面密度为n。一个A粒子垂直入射平面层,它与B粒子相互作用而离开入射束的概率为P。定义散射截面σ=P/n。
将散射截面的定义推广到厚层。当A粒子入射到面密度为的B粒子薄层时,散射概率为P(n),透过概率为T(n)=1-P(n),假定面密度分别为n1、n2的两薄层紧贴,一个A粒子穿它们的概率为T(n1+n2)=T(n1)*T(n2)
应此有T(n)=exp(-Kn)
其中K就是散射截面σ
P(n)=1-exp(-nσ)
粒子的平均自由程λ为总散射截面nσ的倒数,这时有Ps(x)=1-e^(-x/λ)
散射截面与气体的运动速度相关这一结论不符合经典的气体运动论
实验原理及实验仪器
碰撞管是用来研究电子和原子碰撞的,由发射电子的阴极、用以改变或控制电子的运动速度的加速极、电子与原子碰撞的等势空间、收集碰撞后的透射电子的收集极。
电子碰撞管的基本结构
阴极发射的电子经电场加速,部分电子穿越加速极的中心小孔进入等势空间,部分电子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受到散射形成散射电流,其余电子穿越小孔到达收集极形成透射电流。由散射电流、透射电流、等势区长度就可求得散射截面的大小
测量气体原子总散射截面的电原理图
加热灯丝后,产生阴极电流Ik,电子加速,一部分为屏蔽极接收形成电流Is1,另一部分穿越矩形孔形成电流I0。电子通过等势空间,受到气体原子散射的电子到达屏蔽极,形成散射电流Is2,而未受散射的电子则到达极板,形成透射电流Ip
下列等式成立
Ik=I0+Is1
Is=Is1+Is2
I0=Ip+Is2
电子在等势区散射概率为Ps=1-IP/I0
用间接方法测量I0,阴极电流Ik分I0、Is1两部分,引入几何因子f= I0/Is1,故Ps=1-Ip/f/Is1
几何因子与管子的几何结构及所用的加速电压、阴极电流有关
为了测量几何因子,使用液氮(77K)使碰撞管内气体冻结,此时气体对电子的散射可忽略不计,此时f=Ip*/Is*
保持加速电压、阴极电流不变,几何因子f不变
与常温下结果联立有Ps=1-IpIs*/IsIp*
设L为出射孔到极板之间的距离Ps(x)=1-exp(-nσL)
式中nσ为有效截面,以Q表示
当f1时,Is1≈Is,Q=-1/L*In(IpIs*/Ip*Is)
测量不同加速电压时的Ps,可得Q与V^1/2的关系曲线
在实际实验中,采用ZQI0.1/1.3型充气闸流管做实验管,与电原理图主要差异为板极与栅极之间有一补偿电源Ec,用以补偿碰撞空间的接触电位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
由原理可知为保证两温度下所得数据相关,几何因子f要保持恒定,即加速电压、阴极电流不变,由于阴极电流大小只与灯丝电流、环境温度有关,理论上改变环境温度后,只需要对灯丝电流做一次调整,之后加速电压的改变对阴极电流再无影响。但在实际实验中,在不同的加速电压下调整灯丝电流,所得结果完全不同。
加速电压为1v时调整灯丝电流最终所得Ps- V^1/2图,基本符合标准
加速电压为10v时调整灯丝电流最终所得Ps- V^1/2图,左端完全失真
为研究这种现象产生,观察不同实验情况下(Ik*-Ik)/Ik-V图
由图可得,随着加速电压的升高,(Ik*-Ik)/Ik先减再加,并且在左端有大范围波动,其平均值分别在v^1/2=2.06、1.91、1.99处,因此为使全图比较准确,调整灯丝电流时的加速电压经验数据为2V。并且由于曲线总体呈平缓变化,当为取得某加速电压附近的精确图像时,可以在此加速电压处调整。
可能原因:
从原理图可知阴极电流与加速电压无关,理论上加速电压的改变不可能影响阴极电流,那么在已知的范围内只有一个可能,Ik=I0+Is1不成立,那么电子到哪去了?唯一的可能是被气体吸收了,理论上碰撞筒内的惰性气体第一电离位高于10V,那么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