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猩红热课件_1.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猩红热课件_1

非典型病例 轻型 脓毒型 中毒型 外科型 并发症 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肺炎等,可见于早期(第1周)或晚期(第2-3周) 中毒性:如心肌炎、关节炎、肝炎、心内膜炎等,见于第一周内,多为暂时性 变态反应性:一般见于恢复期,部分病例在第二周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大多典型,少数仅有尿的变化,病程约一月即愈,少数病人在第三周发生游走性关节炎或风湿热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冬春季节 病前数日内有患者接触史 既往猩红热病史 临床表现 骤起发热,咽颊炎,典型皮疹及血象改变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如见口围苍白、草莓舌或杨梅舌或血涂片查见D?hle小体,即可作出临床诊断,恢复期膜状脱皮有助于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像:WBC计数增加,核左移,胞浆中有中毒颗粒及D?hle小体。出疹后及疹退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病愈时大多恢复正常 尿常规:早期可有一过性轻度蛋白尿,晚期并发肾炎时尿蛋白增加,且有RBC、WBC及管型 鼻咽试子:培养有A群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免疫荧光法或胶乳凝集试验检查咽试子涂片可作出快速诊断 皮肤试验 ASO 恢复期可见 鉴别诊断 麻疹 风疹 药物疹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其他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 一般及对症支持治疗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 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 注意口、鼻、咽及皮肤清洁,膜状脱皮禁用手撕,以免皮破感染 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加强支持治疗,可用泼尼松口服以及血浆、能量合剂等应用,恢复期病人血清或抗血清可减少中毒症状 治疗 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 病原治疗:早期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首选药物:青霉素 疗程:5-7天。用药24小时后可退热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并发症治疗:对变态反应性并发症也要抗生素病原治疗 青霉素G 轻症:成人80-160万u,小儿2-4万u/kg.d,分次肌注,疗程10天 病情较重或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可增加剂量,成人200-600万u,小儿10-20万u/kg,可静脉用药 80%病人治疗后24hr即可退热 95%病人用药1天后咽试子细菌培养转阴 3天左右咽颊炎及皮疹消退,化脓性并发症明显减少 其他 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或林可霉素等 适应症 1.耐药株经青霉素治疗48h无效 2.青霉素过敏者 预防 控制传染源:病人6日隔离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到人群密集地,戴口罩 保护易感人群:苄星青霉素预防性肌注。 ? 你还有问题吗 * * 猩 红 热 SCARLET FEVER XXXX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XXX 定义 由能产生红疹毒素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突发高热、咽颊炎、弥漫性鲜红色点状红疹及恢复期脱皮。少数病人后期可出现心、肾、关节病变 历史 1675年,Sydenham首先作了临床描述,并定名 Schultz及Charlton提出皮疹是由于链球菌毒素引起,随之Dick与Dochez给予确定 清代,叶天士有较详细记述,中医称为“烂喉痧”或“疫喉痧” 病原学、形态学 病原体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ous pyogenes,groupA),G+,球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直径0.5-1μm,无芽孢,无鞭毛,幼龄培养中有荚膜 培养要求 需氧或兼性厌氧,需在氧张力低及含5-10%CO2的条件下生长 需氧要求高,一般需有血液、血清或腹水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 培育18小时后菌落周围出现溶血现象 抗原构造 C抗原 A-T(除I、J)A占95%,B、C、D、G偶尔致病 表面蛋白抗原:T、R、SOR、M(80多个血清型) M蛋白为A主要毒力抗原,具有抗吞噬作用,与链球菌毒力有关 外毒素及酶 红疹毒素 链球菌溶血素O 链球菌溶血素S 玻璃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 红疹毒素 产生: A群,少数C、G群,与感染噬菌体有关 分型: 5种,以α型为最多 作用: 引起皮疹、心肌炎、心肌梗死,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抗体形成及吞噬作用,增强机体对溶血素O及内毒素的反应 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及带菌者。发病后24h至疾病高峰时期传染性最强,至皮肤脱屑阶段多无传染性 说明 患者在急性期得到及时、恰当和充分的治疗,病原菌于治疗24h后即被消灭 链球菌其他感染(如丹毒、咽颊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也可成为传染源 链球菌带菌者,也可成为传染源,且数量大,学校中儿童咽部带菌率可达15-20%,流行期,带菌率可高达50-70%,不易发现,应予重视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 皮肤创口或产道侵入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病后仅对同型红疹毒素及同型病菌有长期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