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本科猩红热流腮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本科猩红热流腮课件

猩 红 热 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 临床特征: 发热、化脓性咽峡炎 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后明显脱屑 部分病后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 G+球菌 可形成荚膜 无芽胞及动力 A组链球菌抗原成分 蛋白质抗原:M、R、T、S(型抗原) 细胞壁多糖成份: C抗原(组抗原) 核蛋白抗原:P抗原 按溶血情况分类 甲型 α:部分溶血,草绿色溶血环 乙型 β:完全溶血,透明溶血环 丙型 γ:不溶血,无溶血环 血清学分类:按C抗原分组;按M蛋白分型。 A组链球菌全部呈乙型溶血反应,属化脓性链球菌,是主要的对人致病链球菌。 菌体成分 荚膜、脂壁酸、M蛋白; 毒素 致热外毒素 (红疹毒素)、溶血素(O、S); 细胞外酶 链激酶、链道酶、透明质酸酶、菸酰胺腺 嘌呤二核苷酸酶、血清浑浊因子 感染性病变 中毒性病变 变态反应性病变 潜伏期 2-5d(1-12d) 典型 中毒型 脓毒型 外科型/产科型 前驱期 发热 化脓性咽峡炎 草莓/杨梅舌 局部淋巴结肿大 出疹期 发热24小时后出疹(第2病日) 始于耳后、颈部和上胸,24小时弥漫全身 弥漫性充血的基础上分布粟粒样的点状红疹 Pastia线、口周苍白圈 并 发 症 化脓性并发症 感染直接侵袭邻近组织 中毒性并发症 中毒性心肌炎、肝炎、关节炎 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病程2~3周, 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及预防 治疗 一般治疗 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 疗程7~10天 并发症治疗 预防 隔离、治疗患者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 * Scarlet Fever 概 述 病 原 学 病 原 学 链球菌分类 致 病 力 无交叉免疫 病 人 带菌者 飞 沫 接 触 皮肤伤口 产 道 易感者 温带多于寒热带 冬春多于夏秋 近年来轻症化 流 行 病 学 5~15岁 发病机制 化脓性咽峡炎 扁桃体周围脓肿 高热、头痛 猩红热皮疹 其他组织炎症 风湿性关节炎 心 包 炎 心 内 膜 炎 肾小球肾炎 临 床 表 现 典型表现 草莓舌 杨梅舌 诊断 猩红热/咽峡炎患者接触史 典型表现 血象、咽拭子培养 鉴别 咽炎 皮疹 诊断及鉴别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 临床特征:发热 腮腺非化脓性肿痛 并发症:睾丸炎、脑膜脑炎、胰腺炎 概 述 副黏液病毒科RNA病毒; 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易亲和; 主要抗原:S、V; 人是唯一宿主; 抵抗力弱,耐寒不耐热; 患者唾液、血液、脑脊液、尿等均可分 离出病毒。 病 原 学 世界性,冬春季为多; 学龄儿童为主; 免疫力持久。 流 行 病 学 飞 沫 1~15岁儿童 早期患者 隐性感染者 腮肿前7天~ 腮肿后9天 发 病 机 理 口、鼻黏膜上皮细胞 第一次病毒血症 累及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次病毒血症 侵犯未受波及的部分脏器 腮腺间质水肿,导管部分阻塞;淀粉酶经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并从尿中排出。 胰腺受损影响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 易侵犯成熟性腺,导致睾丸炎、卵巢炎。 侵犯神经系统可发生脑膜脑炎。 病 理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