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病妊娠和中药保胎.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状腺病妊娠和中药保胎

甲亢孕妇在妊娠后期已停用ATD者,分娩后与正常产妇一样可哺乳。 产后甲亢复发,ATD治疗者需哺乳者建议: ①PTU剂量应不超过200~450 mg/d; ②服药前先哺乳,且下一次哺乳与母亲服药的间隔至少要3h, 三、甲减与妊娠 美国妊娠期临床甲减的患病率是0.3%~0.5%;国内报告的患病率是1.0%。 诊 断 妊娠期甲减的诊断 临床甲减: TSH升高,TT4/FT4降低 亚临床甲减:TSH升高,TT4/FT4正常 低T4血症: TSH正常,TT4/FT4降低 妊娠伴甲减的分类 妊娠前确诊甲减 妊娠期初诊甲减 妊娠伴甲减的治疗 ⑴治疗越早越好,最好在妊娠前3个月先纠正甲减,FT3、FT4、TSH正常后再妊娠。 ⑵妊娠早期发现甲减,有认为应2-3天给予最终剂量的2-3倍L-T4,使循环T4水平尽快正常。 (3)如果超过TSH最高值,确定临床甲减,立即开始治疗,尽早达到治疗目标。 (4)L-T4为首选替代治疗药物 (6)L-T4治疗目标和剂量调整 ①妊娠前确诊甲减,调整L-T4剂量,TSH正常再怀孕 ②L-T4剂量较非妊娠时增加25%-30%。有称增加30%-50%。 ⑶分娩后口服L-T4应减少到孕前水平,产后6周检测TSH浓度。 ③如果调整L-T4剂量,每2-4周测定TSH ④达标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妊娠8~12周之内) ⑤TSH达标以后,每6-8周监测TSH、FT4和TT4 Mandel SJ, Thyroid.2005,15:44-53. 筛 查 对妊娠妇女做TSH常规筛查意见不一 主张者: AACE 鉴于甲减和轻度甲减对后代的危害 反对者:ATA 鉴于目前缺乏大规模前瞻性研究结果 Consensus Statement #2 ATA Statement Thyroid,2005,15: 77-79. Ladenson, PW. ATA guidelines Arch Intern Med, 2000,160:1573-1575. 预 防 一致的观点:对甲减的高危人群做妊娠前的筛查 甲减的高危人群包括 有甲状腺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者 有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手术切除和131I治疗史者 既往发现血清TSH增高或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者 Consensus Statement #2 ATA Statement Thyroid,2005,15: 77-79. Ladenson, PW. ATA guidelines Arch Intern Med, 2000,160:1573-1575. J Clin Endocrin Metab. 2007 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与妊娠 1、甲状腺自身抗体在妊娠妇女中比同年龄段非妊娠妇女有所升高,上升6~10%。 2、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增加了流产的危险性。增加发生甲减的危险。发生产后甲状腺炎的机会多。 3、有人认为妊前3个月筛查TPO抗体阳性的孕妇容易在产后发生甲减和甲亢。 2、在妊娠的各个阶段,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不同。 3、监测甲功对妊娠妇女尤为重要。 4、TPO抗体阳性对母亲所生孩子的智力检查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别,PTU与甲巯咪唑之间无差别。 5、亚临床甲减妊娠妇女TPOAb阴性的,既不予反对,也不予推荐L—T4治疗。 6、对于TPOAb阳性的亚临床甲减妊娠妇女,推荐给予L—T4治疗 五、中药保胎 病机 许多报道论述中药对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母儿血型不合及原因不明的早期流产。中医药学认为有“胎寒不安”、“胎热不安”、“胎虚不安”、“血瘀不安”称。 中药作用机理 通过中药复方来提高内分泌激素水平、缓解症状、增强体质、改善盆腔内环境、促进宫体和胚胎的供血供氧,从保胎优生方面,明显优于黄体酮。是一种顺应人体内在生理机制的生态的保胎方法。 胎动不安六类 ①肾虚型用加味寿胎丸加减,②气血虚弱型用胎元饮加减,。③实热型用黄芩清热安胎为主的清热安胎饮。④肝郁则以紫苏饮加减。⑤血瘀以桃红四物汤加减。⑥外伤型以圣愈汤合寿胎丸加减。 药物选用 ①紫苏、砂仁,适于气滞胎动不安。②黄芩、竹茹均叫清热而安胎。③白术补气健脾而安胎。④桑寄生、杜仲、续断均有补肝肾安胎之功。⑤菟丝子善补阳益阴安胎。 谢谢各位! * 消化系统 食欲差,体重增加。腹胀,便秘,严重者出现粘液水肿性巨结肠或麻痹性肠梗阻。由于抗胃泌素抗体存在,50%患者胃酸缺乏或无胃酸。 呼吸系统 由于肥胖、粘液性水肿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