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课件_6.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形红斑课件_6

外治 1.皮肤糜烂者,用皮炎洗剂(三黄洗剂)湿敷,青黛散麻油调敷。 2.黏膜糜烂者,用青吹口散、锡类散或养阴生肌散外吹,每日4~5次。口腔黏膜有破溃,用小苏打漱口。 3.未破溃或结痂者,可用解毒搽剂、黄芩膏外搽。 * 西医治疗 1.抗组胺药 2.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 3.重症型,应尽早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合并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支持疗法。 * 预防与调护 1.寻找并去除致病原因。 2.寒冷型,宜注意保暖,避免冷水、冷风等刺激。 3.忌食鱼虾、蟹、蒜、韭等发物。 4.重症者,若皮肤大疱破溃、糜烂,应加强护理,注意用品消毒、更换,防止。感染。 * 猫眼疮 * 概述 定义:多形红斑是以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相当于西医“多形红斑”。中医又称“雁疮”、“寒疮”。 发病特点:皮疹多形性,可见虹膜样损害(靶形损害)。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常见于冬春两季,也有夏季发作者。 * 概述 《诸病源候论·雁疮候》:“雁疮者,其状生于体上,如湿癣厉疡,多著四肢,乃遍身,其疮大而热,疼痛。得此疮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雁来时则发,雁去时便瘥,故以为名。亦云:雁过荆汉之域,多有此病。” * 概述 《医宗金鉴》中称“猫眼疮”,如“此证一名寒疮,每生于面及遍身,由脾经郁热,复被外寒凝结而成。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 * 病因病理 素体禀赋不耐 风寒外袭,营卫不和,发于肌表 风热外感,湿热内蕴,郁于肌肤 湿热内蕴,复感毒邪,热毒炽盛,蕴结肌肤 * 西医 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由于皮肤上小血管对某些致敏物质引起变态反应。 变应原种类繁多,如细菌、病毒、真菌、原虫,亦可能是鱼、虾、蟹及某些药物:如磺胺、巴比妥类、水杨酸盐类,或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疫苗;或血清如白喉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等引起。 * 西医 某些器官或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 月经、妊娠、放射线、寒冷等亦可引起本病。 近年来,重视单纯疱疹病毒、化脓性球菌和支原体感染。 * 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发病急骤,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关节疼痛等。 2.部位:手背、手掌、指缘、足背、足底、颜面、颈旁,有时黏膜亦可发生,少数累及全身皮肤,常呈对称性。 * 临床表现 3.皮疹:皮疹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风团等,可互相融合。临床可分为斑疹-丘疹型、水疱-大疱型和重症型。 斑疹-丘疹型:最常见。初起为水肿性红斑或淡红色扁平丘疹,境界清楚,皮疹离心性扩大,出现虹膜状损害。黏膜受损轻,无显著全身症状。 * 临床表现 虹膜状损害(虹彩状、猫眼状):红斑中央略凹陷,其色较边缘略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有时中央为一水疱或紫癜。即所谓靶形损害。 * 临床表现 水疱-大疱型:以集簇或散在的水疱、大疱为主,有时为血疱;常有黏膜损害,伴有全身症状如关节痛、发热等。 重症型:发病急骤,皮疹为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血疱和瘀斑等,广泛分布于全身;或皮疹不多,黏膜损害严重,发生大片糜烂和坏死。眼损害严重,可造成视力减退以至 * 临床表现 重症型:高热、头痛、乏力、口腔与扁桃体肿痛。全身情况严重,短期内进入衰竭状态,可发生虚脱、昏迷和抽搐。可伴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关节炎、心肌炎、心包炎、脑水肿和肝、肾损害。 * 临床表现 4.自觉症状:瘙痒,或灼热、疼痛。 5.病程:每次发作经历2~4周,可反复发作。重症约3~6周,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5%~15%。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速,抗“O”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球细胞增加。 * 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皮损部位,尤其皮损形态多形,有虹膜样改变可诊断。 * * * * * 鉴别诊断 1.冻疮:多见冬季,发于皮肤暴露部位,手足背、面颊、耳廓等,不发于粘膜,有瘙痒,遇热尤甚,皮色暗红或青紫水肿性斑块,可破溃。 ⒉疱疹样皮炎:群集水疱,环状排列;剧烈瘙痒,黏膜不被累及;多发于四肢、躯干;患者对碘过敏,碘化钾斑贴试验(+)。 * * * 辨证论治 1.风寒阻络证 症状:多与气候寒冷潮湿时发作或加重,在天气转暖时症状减轻或消失,以后每遇寒冷多复发。红斑呈暗红色,指趾可肿胀,皮肤温度偏低,可伴恶寒肢冷、腹痛、便溏,苔薄白,脉濡缓。 * 辨证论治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桂枝、白芍、附子、羌活、细辛、防风、干姜、当归、炙甘草等。 瘙痒者,加徐长卿、白鲜皮;关节痛者,加防己、秦艽。 * 辨证论治 ⒉风热蕴肤证 症状:以红斑、丘疹、小风团样损害为主,颜色鲜红,自觉瘙痒;可伴发热,咽干咽痛,关节酸痛,便干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 辨证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