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细菌生理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课件_1
二,斜面培养基接种法(操作) 斜面接种时的无菌操作 (1)接种灭菌 (2)开启棉塞 (3)管口灭菌 (4)挑起菌苔 (5)接种 (6)塞好棉塞 实验步骤(斜面接种法) 用左手握住菌种管(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和斜面培养基管,右手持接种环。 用右手小指与手掌、小指与无名指分别拔出两管的棉塞,将管口通过火焰灭菌。 用接种环或接种针伸入菌种管内,挑取用来接种的菌苔。 伸入斜面培养管内,先从斜面底部到顶端拖一条接种线,再自下而上蜿蜒划线。 接种完成之后,用火焰灭菌培养管口,并塞上棉塞,置于37℃培养。 三,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 穿刺接种法(操作) 穿刺接种法 实验步骤(穿刺接种法) 用左手握住菌种管(大肠杆菌或痢疾杆菌)和半固体培养管,右手持接种针。 用右手小指与手掌、小指与无名指分别拔出两管的棉塞,将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几次。 用接种针伸入菌种管内,挑取用来接种的菌苔。 垂直刺入半固体中心,至近管底部,然后沿穿刺线退出。 塞回棉塞,接种针重新灭菌。接种完毕,于37℃培养18—24h,观察生长情况。 四,液体培养基接种法(操作) 实验步骤(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用灭菌接种环挑取用来接种的菌苔。 菌种管: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 在试管内壁与液面交界处轻轻研磨,使细菌均匀得散落在液体培养基中。 临床微生物检测技术中的革兰氏染色与细菌接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革兰氏阴性 革兰氏阳性 细菌细胞壁结构 染色结果 G+菌 G-菌 仔细观察(染色性,形态,排列),绘图 革兰氏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 (1853-1938) 于1884年创立,是细菌学中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两大类。 革兰氏染色的意义 鉴别细菌,初筛标本 帮助选择用药 帮助确定致病物质 Gram, HC (1884). über die isolierte F?rbung der Schizomyceten in Schnitt- und Trockenpr?paraten (in German). Fortschritte der Medizin 2: 185–189 . G+菌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同时乙醇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道屏障,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从胞内渗出,故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紫色。 G-菌胞壁结构较为疏松,肽聚糖层很薄,外膜含大量脂质,易被乙醇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变大,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乙醇溶解析出而脱色,故细菌呈复染时的红色。 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革兰氏染色系统 PREVI? Color Gram 操作简便,只需手工加载涂片 5分钟内即可得到标准化结果 显著提高结果重复性、可靠性 操作完成后涂片已干燥,可直接镜检 减少接触感染性标本,提高生物安全性 高通量设计,每小时可处理180/450张涂片 涂片卡玻片转盘的卡位上,随转盘高速旋转。 玻片位置固定,没相互接触,不会交叉污染。 5个喷嘴在设定的时间内定量定时喷出不同的溶液以完成染色过程。 染色步骤可设定,节省试剂。 标准的八步骤染色流程,结果标准可靠。 ? 喷雾染色 关键技术 革兰氏染色 机械转盘 PREVI? Color Gram 实验内容 一,革兰氏染色(操作) 二,细菌接种 平板划线法(操作) 斜面培养基接种法(操作) 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穿刺接种法(操作)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操作) 细菌在液体、固体、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示教) 实验步骤(无菌操作) 拔或塞试管帽时,应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略加烧灼; 接种环使用前后应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实验步骤(制备玻片标本) 涂片:先取一接种环生理盐水放于载玻片的一端,左手持菌液试管,右手持接种环,用接种环从试管培养液中挑取少许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与盐水混匀,涂成直径约1厘米的涂片,涂片应薄而均匀。 干燥:涂片最好放置室温中,待其自然干燥。 固定:手执玻片的一端,标本面向上,在火焰外层较快地来回通过三次,约2~3秒,以玻片反面触及皮肤,以不觉过分地烫为度。(待放置冷却后,进行染色。) 固定的目的 ①?杀死微生物,固定其细胞结构 ②?保证菌体能牢固地粘附在载玻片上,以免水洗时被水冲掉 ③?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一般死细胞原生质容易着色。 实验步骤(革兰氏染色) 初染: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分钟,水洗。 媒染:滴加卢戈氏碘液,作用1分钟后,水洗。 脱色:加95%酒精2~3滴于涂片上,频频摇晃3~5秒钟后,斜持玻片,使酒精流去;再滴加酒精,如此反复2~3次,直至流下的酒精无色或稍呈淡紫色时为止,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