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接触性皮炎课件_15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种外源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接触性皮炎 【病因】 一般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三大类: 1.动物性 大多由于动物的毒素引起,以来自虫类为多如毛虫、臭 虫、隐翅虫等。、 2.植物性: 漆树、荨(qian)麻等植物的叶、茎、花、果、皮、根常可致敏。 【病因】 3.化学性:是主要的原因 1)橡胶、塑料、化纤制品等,其中染料过敏最多见,如偶氮染料等。如有色衣服、尼龙表带、塑料拖鞋、凉鞋等。 2)金属制品:如金属饰物、腰带扣、眼镜架等,其中硫酸镍过敏较多。铜也可致敏,少见。金为强的潜在性变应原,但较少过敏。 3)化状品:如香脂、香霜、染发剂、烫发剂、牙膏、防光剂、除汗剂等。 4)某些外用药:如清凉油、正红花油、磺胺制剂、抗生素软膏。如青霉素、链霉素,致敏力很强,不可外用;抗过敏药物中非那根有较强的致敏力,苯海拉明也有致敏力。 【发病机理】 分为两大类型即刺激性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指刺激物本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触均有可能发生反应。 根据刺激物的理化性质及浓度不同和接触时间的长短不同又有两种情况: ①一种为接触物本身有强烈的刺激性,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就可发病如强酸、强硷等,这些大多属于意外事故。 ②另一种为刺激物性质较弱,如肥皂、洗涤剂、去污剂、汽油、润滑剂等则需长时间接触后才能引起发病,也称为耗损性皮炎,如家庭妇女的手部皮炎即属此类 【发病机理】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共同特点是: 1.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 2.无一定潜伏期; 3.皮损多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境界清楚; 4.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消退。 【发病机理】 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本身并无强烈的刺激性,大多数人接触该物质后并不发生反应,仅少数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在接触的皮肤、粘膜发生超敏反应性炎症。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属于迟发型IV型变态反应,其发生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期(初次反应阶段)和激发期(二次反应阶段)。 【发病机理】 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诱导期:大致过程为:进入表皮的半抗原与皮肤表皮细胞的载体蛋白以及表皮内抗原递呈细胞即朗格汉细胞表面的免疫反应性HLA-DR抗原结合后,即形成完全的抗原复合物,在皮内被朗格汉细胞捕获,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使T细胞致敏.致敏的T淋巴细胞移动至邻近淋巴结副皮质区,经受母细胞样转变,形成免疫母细胞,再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再经血流播及全身。 从抗原形成并由朗格汉斯细胞递呈给T淋巴细胞,到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向全身播散的整个过程,称为初次反应阶段(诱导期);大约需4天时间. 激发期 : 在机体已经被致敏情况下,再次接触致敏因子,即进入二次反应阶段(激发期). 一般在24-48小时内引发明显的炎症反应. 【发病机理】 免疫应答的过程(3个阶段): APC对抗原的加工、处理、递呈 1.感应阶段: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CR-抗原肽复合物-MHC-Ⅱ分子 2.反应阶段: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形成记忆性T细胞及效应性T细胞——向全身播散(以上为诱导期) 3.效应阶段(反应阶段):致敏T细胞、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主要Th1细胞因子发挥作用——炎症反应。 【发病机理】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共同特点是: 1.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后不发生反应,经过1-2周后如再次接触同样致敏物后发病; 2.皮损往往呈广泛性、对称性分布; 3.易反复发作; 4.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发病机理】 从第一次接触之日起至发生反应时为止,共需4-25天,平均7-8天,至少5天才产生变应性皮炎 ;但如果已发生过反应或已有足够的潜伏期(4-25天)后,如再接触变应原,则因机体已有足够的抗体,只需7-8小时左右的潜伏期即即可出现反应.也可达24-48小时出现. 有些物质在高浓度时是刺激物或毒性物质,在低浓度时是致敏物。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之鉴别 鉴别要点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危险人群 任何人 少数易感人群 应答机制 非免疫性; 迟发型超敏反应 表皮理化性质改变 接触物特性 有机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