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二煤矿西四采区8-2煤层地质构造研究
潘二煤矿西四采区8-2煤层地质构造研究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煤矿1977年动工建井,1989年12月2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10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220万吨/年。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集中石门开拓,上、下山开采,分-530m、-800m二个生产水平,采用走向长壁冒落采煤法,目前开采-530m水平,最大开采深度-530m。矿井位于潘集背斜东段的陶王背斜北翼及其转折端,次级褶曲构造不明显,基本形态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受区域构造的影响,断裂构造发育,煤层倾角接近轴部为3~5°,一般16~19°,北翼深部为18~22°,局部有岩浆岩侵入,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于中等(Ⅱ类)。
1、西四采区概况
西四采区位于陶王背斜北翼及西部转折端,煤系地层被巨厚的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厚度为280~340米左右。采区西南边为边界断层F252(H=6~88米)和F5(H=0~27米),东边以西四采区上山为界,北边以断层F1(H=0~240米)和逆断层F1-3(H=5~208米)为界,中间穿插DF382(H=0~30米)和F1-4(H=0~15米)。区内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大中型断层多,煤层受断层切割破坏严重。在断层附近煤层有变薄现象;受区域构造影响,本区内次生小褶曲较发育,煤层厚度和产状变化较大,且局部有煤层变簿带或缺失带。对本区内工作面布置和煤层的正常开采造成很大的影响。
西四采区处于天窗区以下,掘进回采过程中局部有滴淋水。在已回采收作的5个8-2煤工作面的掘进回采期间及一个准备工作面掘进期间,煤层顶板均出现过滴淋水现象。
截止2009年年底,潘二煤矿保有资源储量45827.7万吨,可采储量19273.6万吨,其中西四采区剩余资源储量9937万吨,剩余可采储量5765.1万吨,分别占全矿井的21.7%和29.9%,从矿井的发展规划来看,西四采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作为潘二煤矿的主力采区。因此将已回采的西四采区8-2煤层揭露的地质构造进行对比分析,对后续工作的回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构造的探采对比
2.1基本构造形态
西四采区位于陶王背斜北翼及西部转折端,总体上为一向西倾伏的单斜构造。北起F1(H=0~240米)、南至F5(H=0~27米),地层走向呈弧形转折。地层倾角平缓,枢??向西倾伏,北翼地层倾角3°~10°,南翼倾角2°~5°,F5下盘发育次级褶曲,位于背斜西端南翼,Ⅵ~Ⅶ~Ⅷ线之间的F5下盘,4煤向斜发育在-530m水平,轴向北西55°,轴长约800m,波幅20m。
2.2勘探成果
西四采区Ⅵ~Ⅶ~Ⅷ线经过采区精查补充勘探与高分辨率采区地震勘探,最终形成的测网密度为175 m×200m。查明了第四系底界面深度变化,新地层东部薄,西部厚,底板标高-223~-320m,相对高差75m左右;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状态,煤层厚度可靠,煤层露头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查明了采区内落差10m以上的断层,各断层均有两个以上的地震断点控制。
据统计,西四采区8煤层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有30条,其中落差大于100米的断层有两条,F1(正,H=0~240米)和F1-3(逆,H=5~208米)都是作为边界断层;落差30~100米的断层共有4条,分别是:F252(边界逆断层,H=6~88米)、DF363(正,H=1~40米)、DF363(正,H=0~40米)、F47(正,H=30米);落差10~30米的断层18条,正断层14条,逆断层4条;落差5~10米的断层6条,正断层5条,逆断层1条(见表1)。
2.2对比分析
大于30米的断层以及F5、F5-1、F1-4等位于井田边界或采区边界,主要由钻探与地震断点综合控制,没有井巷揭露的落差10~30米的断层在此不作评价。仅对西四采区内部有井巷揭露的落差小于30米的断层进行对比分析。
2.2.1采勘对比基本一致的断层
西四采区巷道揭露的10~30米断层有三条条,经过采勘对比基本一致,其中DF32-4在18328上顺槽、18228下顺槽揭露,走向延展80米;DF32-2分别在18328工作面、18228工作面和18118下顺槽揭露,走向延展860米;F251在18328工作面、18228下顺槽得到揭露,走向延展185米。
三维地震解释的6条落差5~10米的断层仅实见两条,均在18118工作面下顺槽揭露,分别是DF14(H=5.0米)、DF55(H=6.0米),经过对比采勘基本一致。其余断层均未实见。
2.2.2大于5米的断层发育特征
对西四采区内部揭露的大于5米的断层(包括由钻探与地震断点控制的可靠断层)的统计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⑴正断层较多,逆断层较少,比例3:1;⑵从断层组合关系上来看,多为SW、SE和E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