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菌性皮肤病课件_19
面部毛霉菌感染 2.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育龄妇女常见。主要表现为①白带增多,呈豆渣样或水样、脓性,有臭味;②外阴瘙痒,有明显抓痕,表皮剥蚀、水肿、潮红、糜烂;③性交痛。 3.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 :包皮龟头潮红,干燥象毛玻璃样,有许多针头大小散在的红色丘疹,包皮内板和冠状沟有白色奶酪样膜状物附着。包皮过长者易患病。 3、念珠菌性间擦疹 在腹股沟皱褶、臀沟、肛周以及腋窝、乳房下部、脐窝等间擦部位皮肤潮红,有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或脓疱,继之糜烂、渗液、结痂,边缘有片状鳞屑翘起。继发于尿布皮炎、肥胖、糖尿病、长期卧床及多汗、长期搔抓、摩擦等表皮损伤后。经常在水中作业者指趾缝易累及,局部浸渍肿胀,变软发白如腐皮,揭去后露出鲜红色糜烂面,有渗液。 4、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念珠菌病 甲沟红肿,触之发硬,后甲襞部与甲部出现裂隙,甲上皮消失。重者为暗红色至紫红色堤状隆起,压痛,引起甲床炎。甲半月消失或下陷。念珠菌从甲床向甲深部感染,使甲下角质增殖和甲混浊,表面有横嵴和沟纹,高低不平,即为甲念珠菌病。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常有内分泌异常如肾上腺功能低下、免疫缺陷等。特点有①婴儿期发病;②慢性、复发性皮肤、甲、粘膜的念珠菌感染;③一般不侵犯实质脏器。常累及头皮、颜面、四肢,特别是手掌、足跖。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的隆起性脱屑,有时见皮角样或疣赘样角质增生皮损,称为角质增生性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肉芽肿。口腔有白膜,口角糜烂。 6、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 为念珠菌感染真皮、皮下等深部组织,可由限局性表浅性念珠菌病向深部发展形成脓肿、肉芽肿,或为全身泛发性念珠菌病的症状之一。表现为丘疹、结节、脓疱、脓肿,部分溃破融合形成溃疡及肉芽肿。 7、内脏念珠菌病 最常见为肠道及肺念珠菌病。前者引起腹泻、水样或豆腐渣样便,泡沫较多等;后者表现为支气管炎,咳粘稠胶状痰,偶有血丝,可发展为肺炎,出现体温升高、咳嗽、胸痛、双肺湿啰音等。此外还可感染食管、泌尿道、脑、心脏等器官,引起食管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或脑膜炎、脑脓肿和心脏念珠菌病(心内膜炎)等,由这些病变的血行播散可引起念珠菌败血症乃至死亡。 ◆ 临床诊断 因念珠菌为常驻菌,从皮肤、粘膜、痰、粪等标本中查到孢子并不能肯定其为致病菌,必须在镜下见到寄生状态的假菌丝,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定念珠菌病的诊断。若分离菌来自血液、其它体液或密闭部位、大结节性皮损,可认为是深部感染。培养可鉴别菌种。必要时可作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真菌侵入组织的证据可确诊。 临床治疗 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在多数情况下单用局部治疗就足以治愈。口腔念珠菌病可用制霉菌素(10万u/ml)含漱,每日数次。皮肤病变可用各种咪唑类霜剂。阴道念珠菌病外用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栓剂,性伴应同时治疗。 皮肤皱褶处的念珠菌感染可用酮康唑洗剂外洗,保留10余分钟后洗掉,再外用抗真菌粉剂。甲念珠菌病局部治疗较困难,常需2-3月,可同时内服药物。对皮损面积大、局部治疗效果不好以及深部念珠菌病应考虑口服或静注抗真菌剂。 着色真菌病 chromomycosis 由一些暗色真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皮下组织真菌病。我国的主要致病菌是裴氏着色霉、紧密着色霉、疣状瓶霉和卡氏枝孢霉等。 1、有外伤史; 2、好发于暴露部位; 3、表现为疣状或菜花状斑块、结节; 4、直接镜检可发现棕色厚壁孢子。 着色真菌病 临床要点 着色真菌病 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及其卢里变种引起的一种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的肉芽肿性真菌病。 病因:外伤破损的皮肤接触被孢子丝菌污染的植物、土壤、木材等而感染。 孢子丝菌病 皮肤淋巴管型:潜伏期平均3周。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基本损害为结节、脓肿、溃疡、肉芽肿。沿淋巴径路向心性分布数个至十余个新旧损害,排列成串。常无明显自觉症状。 孢子丝菌病 临床表现 孢子丝菌病 局限性皮肤型(固定型):好发于面、颈及躯干等部位。可呈溃疡性结节、疣状结节、痤疮样丘疹、浸润性斑块等多种形态,易误诊。 孢子丝菌病 临床表现 皮肤播散型:结节性损害散发全身,可破溃、坏死。 皮肤外型:内脏型、系统型。 临床表现 孢子丝菌病 示慢性肉芽肿改变。 PAS染色见真菌孢子和雪茄形小体或星状小体。 孢子丝菌病 组织病理 依据有:临床表现、真菌培养、病理检查。如损害内发现真菌孢子或星状体可确诊。 孢子丝菌病 诊断 有时应与疖、疖病、皮肤结核、着色芽生菌病等相鉴别,常需依真菌检查方可确诊。 孢子丝菌病 鉴别诊断 1、碘化钾:为首选药物。 2、局部可用温热疗法,也可用10%碘化钾溶液湿敷 3、播散性者或是对碘过敏或不耐受者,可内服特比奈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