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幻灯片使用误区及矫正.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幻灯片使用误区及矫正

例谈幻灯片使用误区及矫正   幻灯片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幻灯片的使用仍存在诸多误区,即使是优质课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问题。本文就以某次优质课竞赛中的两节课为例,通过对比分析,谈一谈幻灯片使用的几个问题。   这两节课的授课内容都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恰巧有三个环节所使用的幻灯片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教师的处理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试简要再现与分析如下:   误区一:时机不当   【教学环节再现】介绍作者生平和此词创作背景   课例甲   教者在板书课题后,直接投影关于苏轼的生平及此词创作背景的幻灯片:   苏轼(105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他极力反对,出为杭州地方官。后被诬作诗讽刺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这首词作于谪居黄州游赤壁(鼻)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借怀古抒发自己的怀抱。   课例乙   在知人论世(分析文本理解人物)环节,将周瑜、苏轼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时,教师结合《赤壁赋》相关内容,投影介绍苏轼的生平及此词创作背景:   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元祐八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再贬儋州。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分析及矫正】   这个环节的处理,课例乙优于课例甲。课例甲中,幻灯片的播放是按照我们常见的授课程序走的,导入——板书课题——简介作家作品……已经成了一种定式,这说明设备新了,技术新了,但观念没有更新,教学习性没有改变。介绍完就放下,紧接着推进下面的教学流程,这个环节学生在记忆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即使留下了,也会产生后抑制效应,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该课例后面也将周瑜和苏轼进行了比较,像这样的环节,至少应设置超链接,回到前面的幻灯片,让学生重温有关背景知识。课例乙中,教师在分析“多情应笑我”的原因时,投影幻灯片,利用以上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此时苏轼的境遇与心情,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后面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看,效果显然优于课例甲。这说明,幻灯片的播放时机非常重要。所谓“教当其时,则事半功倍;失其时,则事倍功半,或竟全失其效。”(陶行知语)   因此,我们要善于选择幻灯片的播放时机,特别是要改变我们身上某些不良的教学习性。选择幻灯片播放时机的依据主要是看其与教学环节的结合度,即:是否和该环节的实施目标结合,是否和该环节的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是否和该环节中的学生活动结合,等等。   误区二:以多为贵   【教学环节再现】探究“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复杂情感   课例甲   投影余秋雨关于苏轼“成熟”的文字一张幻灯片(画线词语在幻灯片上为红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课例乙   投影苏轼复杂思想构成等四张幻灯片:   幻灯片一:   儒:积极入世   释:逆来顺受   道:超然物外   幻灯片二:(内容同课例甲,未有红字)   幻灯片三: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解释,你认为哪一句更为贴切?   人生转瞬即逝,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可悲!   人生是非功名生死皆为虚无,唯有江月永存,可叹!   幻灯片四: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概。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没有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词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吴熊和《唐宋词一百首》   【分析与矫正】   这个环节的处理,课例甲优于课例乙。关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流露出来的作者情感是消极还是积极,历来就颇有争议。两位教师都是利用幻灯片突破教学难点。课例甲教师利用红字词语,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和相关背景知识理解该诗句情感内涵,学生理解和表述较为准确,以一当十,极为俭省地解决了教学难点。课例乙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播放了四张幻灯片,讲解和组织讨论的时间均较短暂,而且其内容芜杂,有些地方的理解还有难度,观点有相互矛盾之处,恰恰是需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结果造成学生走马观花,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理解浮于表面。其实,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一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就走马灯似的播放幻灯片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