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质家长指标参考手册
优质家长会指标参考手册
教育部
优质家长会指标参考手册
余安邦主编
编辑说明
教育是百年大计,需要集合众人之力,共同培育具竞争力的国民。而家长力量的正向参与,正可协助学校与教师,进而创造家长、学校、教师三赢的局面,最终获益者为众多的莘莘学子。
近年来学校家长会、地方及全国家长组织蓬勃发展,家长正向参与教育事务,正可以作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动力。教育部在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过程中,也将促进家长参与教育事务列为一项子计划,以强化家长参与教育事务之角色与功能。其中订定优质家长会指标,可以使学校家长会的发展更符合教育的实际需要。
本手册订定优质家长会指标,阐明家长会之理念、组织、管理、发展及运作等各项指标,可供学校家长会参考,导引学校家长会朝优质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教育的进步,也希望这本手册能对县市政府及学校有所帮助。
教育部谨志
目 次
壹、家长参与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2
一、家长参与的意义 2
二、家长参与的权利与义务 2
三、小区之客观条件与环境特性 6
四、家长参与教育和孩子之学习成就的关系 7
五、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的认知与态度 7
六、家长性别角色和教育参与的关联性 7
贰、家长组织的蓬勃发展 9
参、学校家长会的任务与常见问题 10
一、学校家长会主要任务 10
二、较常见问题 10
肆、家长参与教育事务相关法令 11
一、家长参与教育事务相关法令 11
二、家长会相关法令 13
伍、家长会的经营与实务 15
一、建立完善规章与制度 15
二、健全家长会之组织与运作 25
三、家长会参与学校相关会议 26
四、家长会财务管理 26
五、建立家长人才数据库 26
六、支持及协助校务推展 27
陆、优质家长会的发展进程与特征 28
一、标竿家长会 28
二、优质学校关于家长参与教育的定位 28
三、卓越学校指针系统中家长参与的角色 31
四、优质家长会指标的初步建构 33
五、优质家长会认证 34
六、苏格兰学校法的借镜 35
柒、优质家长会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37
一、家长参与教育的基本态度与共同图像 37
二、优质家长会的基本主张与核心理念 38
三、订定优质家长会指针之目标 38
捌、优质家长会静态性指针的建构 40
一、优质家长会的双重核心主轴 40
二、优质家长会的四大基础系统 40
三、优质家长会的系统参照结构 52
玖、优质家长会发展性指标的建构 58
一、建立发展性指标的必要性 58
二、行动取向发展模式 58
三、空间取向发展模式 59
拾、优质家长会指标之运用与考虑 62
一、家长会自我检视的选项或参考 62
二、订定优质指针应考虑之事项 62
三、朝向家长会优质化的目标迈进 63
附录一:志愿服务法 71
附录二:家长家长会的职权(以台北市为例) 74
附录三:家长参与教育相关法规及要点 77
壹、家长参与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一、家长参与的意义
「家长参与」一词涵盖了参与和投入两个层面,参与含有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而投入则是指支持学校的计划及活动。广义的家长参与泛指父母对子女所有教育历程或学习活动的参与,包括学校政策的决定、亲职教育、担任学校义工、义卖捐款、亲师沟通、和督促子女在家中的学习活动等。
家长参与早期从特殊教育身心障碍儿童服务领域而来,着重服务的省思以及与身心障碍儿童的家庭共同工作,其后因国民小学学童及国民中学阶段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亦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共同增进学童及青少年的学习,而后逐渐扩展到高中以下未成年学生。
由于家长和家庭成员能够提供有关学生能力和兴趣的深刻理解、影响教育的改变和建立满足学生需求的方案、促进学生学科和社会能力的学习、以及确定在家庭情境中技能的类化。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教师应将家长和其它家庭照顾者,视为重要的团队成员之ㄧ,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教育及课程决定的过程。
二、家长参与的权利与义务
根据学者周志宏(1998)的观点,父母参与孩子学校教育乃基于父母教育权的行使。他主张父母教育权是源自于父母对子女的亲权,同时源自于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此一权利是基于一种做为父母之身分而来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所以参与孩子学校教育是家长的权利、责任,也是义务。基于保障子女受教育权利,实现子女最高利益之必要,父母在子女成年之前,做为子女利益有最密切关系的父母,以及子女法律行为之法定代理人,必须代替子女主张其教育上的权利,维护子女之最佳利益。
因此,周志宏认为:家长(父母)教育权之内容至少应包括:
(1)家庭教育权:实施及决定家庭教育之内容与方式之权利。
(2)教育场所选择权:为子女选择最适当场所之权利。
(3)教育参与权:参与并决定教育事务之权利。
其中,教育参与权又可包括:
(1)个别行使:父母基于维护子女之学习权,保障孩子的基本受教权,得对子女之学校教育方式和内容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