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桂敏《刑法各(分)论》破坏交通工具罪.ppt
案例分析 饶某、陈某驾驶机动车到北京铁路局某货场,到已编组的XXXX次待发列车处,将该次列车前后10节车辆上的制动配件闸瓦48块(价值人民币7700余元)盗走,在转移赃物时被公安人员查获,赃物全部起获,已由公安机关发还被盗单位。 铁路车辆制动闸瓦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必备部件,列车制动力的产生是靠车轮和闸瓦的摩擦,整列列车是由多节车厢组成,每一节车厢有四个车轮,每个车轮有二块闸瓦。铁道部技术规范规定整列车辆的关门车必须控制在6%以下(就是失去制动力的车辆),高于这个数量,列车就会造成制动力下降引发重大事故。 破坏交通工具罪 罪与非罪 此罪与彼罪 刑 法 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概念 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以交通工具作为特定破坏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1.本罪侵犯的客体 交通运输安全。 本罪的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五种大型交通运输工具。 所谓“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包括正在运行中的交通工具,也包括虽处于停放状态但已经交付使用,随时都可开动从事交通运输的交通工具。 问题: 1、破坏自行车、收割机构成该罪吗? 2、破坏用于交通运输的拖拉机构成该罪吗? 3、拆卸一个小螺丝、打碎车窗构成该罪吗? 注意: 本罪破坏对象的交通工具不仅是特定的,还须是正在使用中的,包括运行中的和交付使用停机待用的交通工具。因为只有破坏这样的交通工具,才可能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破坏正在制造或修理中,尚未交付使用的交通工具,通常不会给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其情节严重的,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注意: 交通工具具有法定性 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问题:能否扩大解释? 2.本罪在客观方面 表现为破坏正在使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足以:根据其破坏的方法、破坏的部位等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倾覆:汽车、电车翻车,火车脱轨,船只翻沉,飞机坠落 。 毁坏:烧毁、炸毁、坠毁,或者造成其他无法修复的严重破坏,它不是指任何局部的损害,而是指使交通工具完全毁坏,或者是严重毁坏而不能安全行驶。 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继续解读 所谓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不仅包括正在行驶或者飞行中的交通工具,也包括经过验收,在交付使用期间,停机待用的交通工具。 只有破坏这种正在执行和随时可能执行运输任务的交通工具,才能够危害公共安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如果破坏正在制造、修理中的,或者已经报废的,或者虽然制造出成品,但尚未交付使用的交通工具,由于不可能构成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负责修理交通工具的人员,在修理中故意进行破坏,或制造隐患,将受到破坏或尚未修复的交通工具交付使用,则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如何认定? 对采用爆炸、放火等方法破坏交通工具的,如何定性? 3.本罪的主体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负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主观方面 4.本罪主观方面出自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破坏行为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的危险,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险的发生。 犯罪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泄愤报复、嫁祸于人、贪财图利,等等。但是动机如何,并不影响定罪,只可能影响量刑。 既未遂论 破坏交通工具只要达到足以使之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构成本罪的既遂。本罪是否存在未遂,刑法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否定说认为,本罪属于危险犯,以行为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危险作为法定的既遂标准。而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就具备了这种危险性,已经达到既遂状态,因而无既遂与未遂之分。 肯定说认为,根据本条的规定,本罪是以行为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的实际危险状态作为既遂的标志,通常行为实行终了才会产生这种实际危险状态。如果行为人虽已着手对交通工具进行破坏,但尚不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的实际危险状态,就构成本罪的未遂。比如,行为人刚着手破坏汽车的刹车系统,未容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强迫障碍的相关护理.docx VIP
- 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中测绘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pdf VIP
- 经典规范的股权代持协议.docx VIP
- 铜转炉渣湿法回钴.doc VIP
- 2025年教师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教学.pptx VIP
- ASHRAE-TC9.9-2016数据中心功率设备热管理手册及实践Data Center Power Equipment Thermal Guidelines and Best Practices.pdf
- 手术室护理查房.ppt VIP
- (统编2026新教材)三年级道法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课件.pptx
- 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