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导学案 制作人:杨启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风波》导学案 制作人:杨启春

《定风波》导教案 制作人:杨启春 审核人:柳海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诵读并背诵本词。 过程与方法:学习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学习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学习难点】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背景简介】: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知识链接】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自主学习】 诵读要求 : 读准字音: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感情把握是否到位,要看轻重音的处理。无论轻读重读,长读短读,升调降调都是为体悟情感服务。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 [注释] “竹杖芒鞋”是失意潦倒、穷困下贱的标志。 骑“马”则是属于官运亨通的达官贵人之列。 吟啸:吟唱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 蓑:指雨具蓑衣。 料峭:形容春寒,现在仍有“春寒料峭” 向来:刚才,方才之意。如“失向来之烟霞” 【赏析词文】: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 示?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合作探究】 对这首词,现代人有以下看法: ●夏承焘: 苏轼认为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幻想“也无风雨也无晴”。 ●胡云冀: 词里含有不计较地位得失,经得起挫折的暗示。 ●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你的看法是什么? 三.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学习上阙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是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 ???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