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脑肌病课件_2.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粒体脑肌病课件_2

瑞士,动物学家,1817-1905研究领域:解剖学,生理学 Mitochondria are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more than 90% of the energy needed by the body to sustain life and support growth. 男,40岁,间断视力模糊,偏头痛,抽搐,突发意识丧失入院。 实验室检查:血乳酸62.9mmol/L MR:T2WI显示右侧颞顶枕叶高信号影。 病灶影像特点 病灶影像特点与脑梗死类似,也可呈多发性、对称性、迁移性脑梗死样病变。 病灶局部血脑屏障完整 血管异常可能与脑动脉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中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血管狭窄亦可导致脑缺血。 病变代谢情况 发作期PET显示病灶区葡萄糖代谢明显升高,说明患侧脑血流量和代谢增加。 脑灌注扫描检查,显示患者在卒中样发作期间,局部脑血流量增加 随访观察无脑灌注缺血区, 病变代谢情况 MR波谱观察病变的MRT2和DWI高信号区 N 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降低 乳酸/肌酸(Lac/Cr)比值升高 临床症状被控制后,其Lac/Cr比值仍持续增加,脑实质乳酸呈弥漫升高。其根源在于线粒体机能障碍导致呼吸链缺陷,病灶区低代谢和继发性低灌注,使乳酸水平持续增加 受累细胞产生的乳酸产物和(或)许多异常线粒体经无氧糖酵解,造成乳酸清除率缓慢。 * * 线粒体脑肌病 邢台市第三医院 杨志宏 线粒体脑肌病 (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线粒体基因或细胞核基因发生缺失或点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呼吸链及能量代谢障碍,主要累及脑和横纹肌的一类疾病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细胞内进行生物氧化,从而产生能量的细胞器,它通过呼吸链酶系统、氧化磷酸化酶系统、三羧酸循环酶系统,以脂肪酸、丙酮酸为底物,经呼吸链传导系统产生ATP,从而构成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线粒体的形态 一般呈粒状或杆状 ,也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占25-30%。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线粒体的功能 产生能量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生成自由基 调节细胞凋亡 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与线粒体功能缺陷相关,如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线粒体眼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Ⅱ型糖尿病、心肌病及衰老等,有人统称为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前者病因包括核DNA损害、线粒体DNA损害和基因组间的通讯障碍,后者主要由毒素、药物和衰老引起。目前的主要研究集中于线粒体DNA突变与线粒体疾病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上。 线粒体脑肌病 线粒体结构、功能异常可以导致多系统损害,其中以脑和肌肉受累最为多见 1. 神经系统:惊厥、痉挛、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痴呆、40岁之前的中风症状、视觉系统损害、平衡功能障碍以及周神经病变等。 2. 眼:眼睑下垂(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动障碍(眼外肌麻痹)、失明(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 3. 心脏:原发性心肌病(心肌衰弱)、传导阻滞。    多系统损害 4. 肝:肝功能衰竭(仅在mtDNA缺失综合征患儿中常见)。  5. 肾:范可尼综合征(尿基本代谢产物丧失)、肌红蛋白尿。   6. 骨骼肌:肌无力、运动不能、抽筋  7. 消化道:反酸、呕吐、慢性腹泻、肠梗阻。 8. 胰腺:糖尿病。 9.耳:神经性耳聋(mtDNA 的突变有可能导致内耳毛细胞、血管纹听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影响听觉功能 ) 多系统损害 MELAS的CNS病理学 以出现灶状坏死性病变为特征 多表现为脑组织内的多发性软化灶,脑软化灶可以单个、孤立存在,也可以互相融合。软化灶的大小不等,并可以形成囊腔 病变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以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为主,并多位于脑回的顶部,而脑沟的深部很少见到软化灶 大脑皮层下白质、基底节、丘脑、小脑及脑干的病变轻微或缺如 MELAS的CNS病理学 病变区域内神经细胞进行性退变,并逐渐减少、脱失 病变周围有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并且可以见到小血管异常增多,增生的血管管腔大小不等,厚薄不均 造成这种血管改变的原因,既有原发性线粒体血管病的因素,也可以有继发性皮层病理改变的因素,但并非是动脉梗塞所致。 MELAS临床表现中的卒中样发作,可能就是由于这些远端的异常血管网的局部渗出出血或循环障碍所导致的。与动脉源性所致的梗塞不同,MELAS的病变范围并不按动脉供血区分布,影像学表现为皮层及皮层下的多发病灶 M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