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斑病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性角斑病课件

黄瓜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发病情况 黄瓜角斑病初期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叶面的典型症状 黄瓜角斑病对光观察症状 黄瓜角斑病对光观察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叶背面水浸状斑 黄瓜角斑病叶面正面症状(下午3点半) 黄瓜角斑病叶面背面症状(下午3点半) 黄瓜角斑病叶面正面症状(下午5点半) 黄瓜角斑病叶面背面症状(下午5点半) 黄瓜角斑病叶面背面症状(下午6点半) 黄瓜角斑病叶面背面症状(下午6点半)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干燥时的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叶背面溢出菌浓 黄瓜角斑病叶片正背面症状比较 黄瓜角斑病叶片后期症状 黄瓜角斑病晚期症状 黄瓜角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 黄瓜角斑病与霜霉病比较 黄瓜角斑病与霜霉病比较 黄瓜角斑病与风害症状比较 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发 黄瓜角斑病和白粉病混发 黄瓜角斑病和病毒病混发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 黄瓜角斑病的侵染循环 黄瓜角斑病的发病条件 黄瓜角斑病的防治方法-种子处理 黄瓜角斑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黄瓜角斑病的防治方法-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方法(续) 防治角斑病保护性杀菌剂 防治角斑病治疗性杀菌剂(抗菌素类) 防治角斑病治疗性杀菌剂(噻枯唑类) 防治角斑病治疗性杀菌剂(进口) 防治角斑病治疗性杀菌剂(铜制剂) *早上:前期晚上(温度低)闭棚,早上日出之前先防风1小时左右,使废气排到外面去。 *上午:闭棚, 把温度提到28-32℃ (超过32 ℃ ,可调节顶风口),此温度对角斑病不利而不影响黄瓜生长,但不能超过35℃ ,否则黄瓜以消耗为主。 *中下午:放风,将温度降到20-25℃ (有利于黄瓜生长输送营养的温度),湿度降到65-75%,黄瓜叶片没有水滴或水膜,角斑病不能发生。 *傍晚:延长放风3小时左右(不宜过早关闭棚室),可减少黄瓜夜间吐水50%左右,发病减轻一半; *晚上:闭棚,温度降到11-12℃ ,此温度对黄瓜生长毫无影响,而对角斑病发生不利。 →如保护地外面最低温度达13℃以上,则晚上放风,不能闭棚(刮大风和下雨除外),要求不结露或露时不超过2小时,角斑病发生轻或不发生。 →如白天遇上阴天或雨天,更要放风降湿,但要防止雨水溅到黄瓜叶片上。 * * 该病危害叶片、果实,严重时叶片干枯,果实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针尖大小的淡绿色水浸状斑点,渐呈黄褐色、淡褐黄、褐色、灰白色、白色。 因有乳白色菌脓溢出,病斑干燥时呈白色薄膜状,质脆,后期穿孔。 *病原细菌为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 *病菌生长适温24-28℃,最高39℃,最低4℃,48-50℃经10分钟致死。 *该菌除侵染黄瓜外,还可侵染葫芦、西葫芦、丝瓜、甜瓜、西瓜等。 *初侵染源:病菌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传播途径:大棚借棚顶大量水珠下落,或结露及叶缘吐水滴落、飞溅传播蔓延;露地靠气流或雨水逐渐扩展。 *发病温湿度:温限10-30℃,适温24-28℃ ,适宜相对湿度70%以上。 *塑料棚:低温高湿利其发病,昼夜温差大,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田间: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出现大量水浸状斑病或菌脓。 *选种耐病品种 *从无病瓜上留种 *种子处理: ★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后,或用次氯酸钙300倍浸种30-60分钟,充分洗净后催芽。 ★在50℃温水中浸种20分钟 ★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 *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蔓,并进行深翻。 *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 *无病土育苗 *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