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方辨治皮病思路课件
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 广东省中医院 欧阳卫权 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 欲取经方治皮病, 《伤寒》仲景未言明。 若能窥得长沙趣,取道六经功效宏。 先辨六经定主向,阴阳表里虚实清。 次寻方证最难对,沥血呕心功乃成。 尚有病机繁且变,病合病并常相行。 局皮整体勿相忘,整体得调疹得平。 无证奈何难辨识,须责四诊未曾精。 通神最是圆机法,独运匠心效可惊。 一、欲取经方治皮病, 《伤寒》仲景未言明。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主之。”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二、若能窥得长沙趣, 取道六经功效宏。 六经实质?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经络说:宋·朱肱(《类证活人书》)提出以经络循行之路辨六经病证。 2、脏腑说:清·钱潢(《伤寒溯源集》)对六经病以脏腑、三焦进行阐发。 3、气化说:清·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以《内经》的“开阖枢”和“标本中见”的气化理论,来解释六经。 4、六部说: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把人体分成六部以解六经。 5、地面说: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认为“仲景之六经,是经六个地面”。 6、其它:祝味菊阶段说、陆渊雷症候群说、俞根初形层说、何廉臣三焦说,以及现代的病理层次说、阴阳胜复说、综合体质说、系统说等,不下数十种解说法。 六经实质难解 恽铁樵《伤寒论研究》: “《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谈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我辈于六经不了了,在最初时尚耿耿于心,稍久渐渐淡忘。及为人治病稍久,则不复措意。岂但不措意,亦竟忘其所以,自以为了解。偶值后辈问难,方且多为遁辞曲说,卒至人我皆堕五里雾中。此即所谓‘良医不能以其术授人’也。此中情形,不可谓非自欺欺人!” 六经溯源 《伤寒论》中本无“六经”之名。 《伤寒论》“六经”即“六病”,为对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的概括。 宋·朱肱在其《类证活人书》中首次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称为“六经” 。其依据来源为《素问·热论篇》 三阴三阳本义 阴阳的哲学概念 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 阴阳之三何谓? 《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何谓气有多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内经》里的三阴三阳 1、气化之三阴三阳,以三阴三阳指代六气。 《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2、用以研究阴阳离合规律及开阖枢等生理功能的三阴三阳。 《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3、经络之三阴三阳,以三阴三阳指代经络脏腑。 《灵枢·经脉篇》:太阳代表膀胱与小肠,阳明代表谓与大肠,少阳代表胆与三焦,太阴代表皮与肺,少阴代表肾与心,厥阴代表肝与心包络。 4、热病的三阴三阳。 《素问·热论篇》: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颈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聋。”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朱肱把《伤寒论》三阳三阴说成“六经”,承袭了《素问·热论篇》的说法。 《类证活人书》:“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素问·热论》亦只说足三阴三阳受病” 问题:为何《伤寒论》六经只传足不传手? 阳明经:“胃与大肠” 少阳经:“胆与三焦” 少阴经:“心与肾” 太阳经:只言 “膀胱”,不言 “小肠” 太阴:只言 “脾”,不言“肺” 厥阴经:只言 “肝”,“心包” 陈亦人教授: “太阳病实际是表证,固然与经络有关,但绝非仅限于经络,更不一定是膀胱,而是与肺的关系最切,与脾胃也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太阳病经证、腑证之分是不符实际的。” 举例桂枝汤:治疗太阳表虚证。 虽病在太阳表,而其“鼻鸣”,跟肺气不降有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