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营养不良症(猫样年华)课件
03级研究生开题报告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 定义 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病,主要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 分类 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萎缩肌肉的分布、有无肌肉假性肥大、病程及预后,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 分类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 其他类型 分类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MD) 病因及发病机制 X-性连锁隐性遗传 基因定位于Xp21:缺失、突变、重复 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 DYS缺乏或减少 正常骨骼肌含有足量及结构正常的抗肌萎缩蛋白。DMD或BMD患者由于基因缺陷而缺乏抗肌萎缩蛋白,从而引起肌细胞膜的功能障碍,使大量的游离Ca2+、高浓度的细胞外液和补体进入肌细胞膜内。大量的酶从细胞内溢出,细胞内蛋白分解、释放,最终导致肌纤维断裂、变性、坏死。 病理 肌纤维坏死和再生 肌膜核内移 DMD 临床表现 遗传:X性连锁隐性遗传 50%男性发病,女性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病程:3-5y起病,走路慢,易跌;10y不能走 路;多于20y之前死亡!!! 体征:鸭步,Gower征,翼状肩胛,腓肠肌假 性肥大 其他:伴有心脏、智能障碍 ★遗传方式: X性连锁 隐性遗传 ★发病年龄: 多在儿童期发病,疾病于出生时即已存在,但外表完全正常。婴儿期起即有运动发育迟缓现象,如动作笨拙,跑跳不如同龄儿童。但临床症状常在3~5岁间开始明显,并逐渐加重。易被误认为内向、乖。 肌无力特点 ★ 患儿均为男性,多在3—5岁发病;起病隐 匿,开始症状多为行走慢,不能正常跑步, 容易跌倒;肌无力自躯干和四肢近端开始 缓慢进展,下肢重于上肢 肌无力特点 ★髂腰肌和股四头肌无力——表现为上楼和蹲 下起立困难,进而腰椎过度前突 肌无力特点 ★骨盆带肌无力——引起走路时骨盆向两侧摇 摆,而呈典型的“鸭步” 肌无力特点 ★腹肌和髂腰肌无力——患儿从仰卧起立时, 必须先翻身转为俯卧位,然后以双手支撑双 足背、膝部等顺次攀附,逐渐将躯干伸直而 站立,这种特殊的起立过程称为Gowers征 ★ 肩胛带肌无力——出现举臂困难、无 力;因前锯肌和斜方肌无力——不能固 定肩胛内缘,使肩胛骨成翼状竖起,称 翼状肩胛。当双臂前推时尤为明显。 翼状肩胛 ★ 随病情进展,四肢近端出现肌萎缩, 腓肠肌和臀肌出现假性肥大; ★多数患儿有心肌受累,少数患儿心 肌受损严重可产生充血性心衰;右 胸前导联出现高R波,左胸前导联 出现深Q波 DMD型是肌营养不良症中最严重的一型,一般在10岁多不能行走,被迫卧床,生活能力丧失,智力也逐渐衰退,常并发肺炎、褥疮、心功能不全而死亡,整个病程很少超过20年。 Becker 型营养不良症(BMD) ★遗传方式也为X连锁隐性遗传,也由Dys基因缺失引起。比DMD少见,临床表现与DMD类似,但程度轻、进展慢、预后好,故又称良性型。本病发病年龄较晚,常在10岁以后起病,病程可达25年以上,20岁以后仍能行走。多不伴有心肌受累或仅轻度受累,智力正常 ★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血清CPK、LDH等肌酶可增高。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CK、LDH 肌电图 肌肉活检 心电图 基因检测 诊断 症状和体征 血清酶增高 肌电图、肌肉活检 阳性家族史 基因检测和抗肌萎缩蛋白检测 DMD 临床表现(回顾) 遗传:X性连锁隐性遗传 50%男性发病,女性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病程:3-5y起病,走路慢,易跌;10y不能走 路;多于20y之前死亡!!! 体征:鸭步,Gower征,翼状肩胛,腓肠肌假 性肥大 其他:伴有心脏、智能障碍 鉴别诊断 ①少年型近端脊肌萎缩症: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对称性肌萎缩,有肌束颤;肌电图为神经原性损害,肌肉病理为神经性萎缩,符合失神经支配; ②慢性多发性肌炎:慢性多发性肌炎无遗传病史。病情进展较急性多发性肌炎缓慢;血清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肌肉病理改变符合肌炎的表现;皮质类固醇疗效较好;可资鉴别。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干细胞治疗是方向 治疗 只能对症治疗或一般治疗. ①.ATP、肌苷、Vi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