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五种早春短命植物比较解剖学研究.docVIP

疆五种早春短命植物比较解剖学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疆五种早春短命植物比较解剖学研究

疆五种早春短命植物比较解剖学研究   摘要: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五种短命植物的根、茎、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叶婆婆纳Veronica ferganica M.Pop.茎的中部为一大的髓腔,维管组织为周韧维管束;串球老鹳草Geraniaceae transversale(Kar.et Kir.)Vved.茎中具大量的蔟晶及内含物,维管组织分为三部分,呈三角形分布;弯果葫芦巴Trigonella ammophilus Kar.et Kir.根的次生木质部呈不规则状散生于中柱内,周皮较薄,韧皮纤维明显,叶具周木维管,栅栏组织指状,紧密排列,气孔不多,下陷;长柄葫芦巴Trigonella cancellata Desf.叶的上、下表皮气孔均较多,稍下陷,具孔下室,栅栏组织排列较疏松;镰刀卷耳Cerastium falcatum Bge.根的髓部薄壁细胞有簇晶,茎的维管组织与根一样分成四块,叶表皮细胞具分泌功能。在这五种短命植物中,大多数植物的根、茎、叶细胞排列较疏松,表皮细胞膨大,能储存大量的水分;茎、叶表皮多由单层细胞组成,有些细胞具有分泌功能;茎和叶上具单毛或腺毛,这有利于反射阳光,防止水分的流失;同时,叶均为两面叶,富含叶绿体,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这些特征对研究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植物分类上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短命植物 比较解剖学 石蜡切片技术   中图分类号:Q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52-02   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1],或称早春短命植物[2],它们一般都较矮小,但花果繁多,植株高往往只有5~30cm,即使某些植株高度仅2~5cm的矮小植物也是结果累累。短命植物的生活周期一般只有两个月左右,更短的约一个半月,最多的也只有两个半月,它们常常是新疆北部干旱地区,当乍暖还寒的早春三月底到四月初利用早春雨水和融化的雪水发芽生长、到六月花开果熟,随即植株枯死而完成生活史。新疆是短命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有该类植物200余种,占全国的90%以上,它们分别隶属于27个科97属。从水平分布看,其空间分布格局是围绕准噶尔盆地四周,以天山北麓为主,以西部的伊犁谷地种类最多,西北部的塔城盆地种数约为伊犁谷地的1/2,北部的阿勒泰山麓地区则更少,并由西向东逐渐减少到只有10种左右;垂直分布主要是广阔的山前平原(包括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沙地),种类高达70%左右,进入草原带的约25%,只有少数种上升到山地针叶林林缘及草甸带,明显地表现出随海拔上升而种数减少的规律[1,2]。各科、属的种类在植物区系和植被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四季牧场中的春秋场,特别是春场,新萌生的早春短命植物对恢复牲畜冬瘦春乏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中还有许多早春花卉是我国北方地区园林绿化美化的优良种质资源,如郁金香、百合等;短命植物中还有一些药材,如贝母、元胡、阿魏等[3~5]。因此,对短命植物的研究已在区系分布、生态特征、形态学、结构解剖学等多方面做过一些研究[6~12],但对本实验中的五种短命植物[13]做结构解剖学[14~15]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各类群短命植物在结构上的异同,应用这些结构特征来作为短命植物的分类、分析其系统关系以及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1 材料与方法   标本采自新疆乌鲁木齐市郊区及米泉十三户汽改厂以东荒坡地区。海拔955m。   将新鲜材料的根、茎、叶分别放入FAA固定液中,经抽气后固定。在酒精脱水时加入番红(在70%酒精中)进行整体染色,石蜡包埋后进行切片(厚6mm)、二甲苯进行脱蜡透明、加拿大树胶封片,在OLYMPUS显微镜下观察并摄影。   2 观察结果   2.1 红叶婆婆纳 Veronica ferganica M.Pop.   植株常带红色,根的表面周皮不明显,只有破损的表皮,表皮细胞排列不规则,皮层细胞大,壁薄,皮层厚67.2mm,内皮层明显,细胞排列整齐;茎厚228mm,具单毛及腺毛,表皮细胞下有2层含叶绿体的厚壁细胞,内皮层明显,维管束为周韧维管束,髓部为一大空腔,但有环髓带;叶为两面叶,厚240mm,具腺毛,上、下表皮各一层,细胞排列稀疏,气孔向外凸起,具孔下室,叶片中维管束少,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稀疏,厚108mm,海绵组织细胞排列不规则,厚86.4mm。   2.2 串球老鹳草Geraniaceae transversale(Kar.et Kir.)Vved.   植株具块状茎,根的横切面呈波浪形,周皮很厚,皮层厚薄不等,细胞大,具内含物,维管组织内具大量的蔟晶及内含物;茎表皮细胞2层,皮层细胞4~5层,排列紧密,具单毛及腺毛,气孔下具气孔窝,茎中维管组织分为三部分,呈三角形分布;基生叶具线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