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断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续断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续断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摘要 介绍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主要病害的病原、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 续断;主要病害;识别;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8-942-04   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Ai)是贵州地道中药材,人工栽培在贵州省有/10多年历史。笔者于2010~2012年对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企业续断规范化种植基地的续断病害实施综合防治。   1 根腐病   1.1症状 患病植株地下根茎呈现深褐色病斑,有的病斑周围着生白色菌丝体(图1A),有些白色菌丝穿出土层密布根茎及四周的土表。患病严重者,根茎呈黑褐色凹陷受害枯死(图1B、C),地上被害植株由下部向上顶梢渐调萎、下垂、最后整株枯死。   1.2病因 镜检病原菌为一种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p.)。   1.3发病特点 病菌属土壤中栖居菌,只要条件适宜,随时都有可能侵染引起发病。一般6~9月是病害的多发期,田间虫伤(如根结线虫为害)或机械损伤可加重该病的发生。   1.4防治方法   1.4.1农业防病措施。①轮作:病区实行2~3年以上轮作,一般以选用与禾本科作物,或葱、蒜类作物轮作为宜。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为理想。②培育无病壮苗:培育无病壮苗可减少苗期感染,从而减轻根腐病在大田期的为害。③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杂草由于续断生长后期,根腐病菌大量留存在续断株残体上,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因此在续断采收结束后,彻底清除和销毁群体基数,减轻为害。④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包括厩肥、圈肥、坑肥、绿肥等)作基肥,可提高寄主抗性和耐性,增加根系发’育强度和根表组织韧性,抵制根腐病菌侵染。   1.4.2农药防治。发病期,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灌根窝。对地下害虫如根结线虫等进行防治。   2 根结线虫病   2.1症状 根结线虫主要危害续断根部,造成根部形成根结(根瘤)(图3A~C),使受害主根(根茎)膨大生长受阻,严重者造成主根产量绝收(图3B~C)。根部受害,引起地上部植株受害,表现为生长缓慢,高矮不齐,在强阳光下中度患病植株中午萎蔫早上恢复,患病后期严重者???株萎缩死亡,田间表观呈缺苗状(图4A~B)。根结线虫主要发生在须根或侧根上(图3A),解剖根结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苗床期至大田生长期均可能发生根结线虫病。田间发生根结线虫常引起或加重续断根腐病(Rhizoctonia sp.)发生(图3B~C)。   2.2病原 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图5A~C)。根结线虫雌雄异体。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mm×(0.03~0.04)mm。雌成虫梨形,多埋藏在寄主组织内,大小(0.44~1.59)mm×(0.26~0.81)mm。   2.3生活习性根结线虫多分布在0~30cm土层内,特别是3~9cm土层中线虫数量最多,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植株残体遗留在土壤中或粪肥中越冬,或翌年环境适宜时以2龄幼虫从嫩根侵入繁殖为害。在日光温室中可终年为害。线虫可通过带虫土或苗及灌溉水传播。土温25~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线虫繁殖很快,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10℃以下停止活动,55℃时10min死亡。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1年。   2.4发病特点 2010年在龙里县同济堂续断种植基地(麻芝乡新民村永瑞组海拔1100m区域)调查,该续断基地面积6.7hm2,5月上中旬移栽,6~10月是病害发生时期,7~8月是病害多发生时期。龙里县同济堂续断基地田间续断根结线虫发生,常引起或加重续断根腐病(Rhizoctonia sp.)发生。2010~2011年在龙里县基地的土壤肥力与种植密度的试验地,试材栽种时间2010年2月21日。2011年2月21日调查根节线虫病和根腐病混合危害造成缺窝损失,受害造成缺窝损失率达29.54%,损失比较严重。2012年2月2日在同试验区测产调查10窝的产量损失,与健株比较,中度受害根茎产量(鲜重)损失12.91%,重度受害根茎产量(鲜重)损失79.20%。   2.5防治方法   2.5.1检疫。加强检疫是防止根结线虫随种苗远距离传播的有效手段。   2.5.2农业防病措施。①轮作。病区实行3年或3年以上轮作,一般以与禾本科作物或葱、蒜类作物轮作为宜,可减少虫源。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早轮作,效果更好。防治线虫最有效的方法是水田和旱地轮作,采用水田与旱地轮种1次,基本上可以控制根结线虫病危害。②培育无病壮苗。培育无病壮苗可减少苗期感染,从而减轻根结线虫在大田期的为害。苗床土以选用山坡生土为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